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下,我国面临的涉外法治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当前,我国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学科建设不合理、合作培养受限、实践教学难以展开等问题,无法满足区域化合作、市场经济发展、法治国家建设的需求。为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高校可以通过升级学科建设、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合作教学的方式,对法治人才外语能力、法律素质进行培养,接轨国际法律教育、打造一支卓越法律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2.
千叶港是日本最主要的重化工业港,与曹妃甸港比较后发现,它的发展历史、先天优势、地理位置与曹妃甸港有诸多相似之处。借鉴千叶港的发展经验,曹妃甸港在发展中应注意找准定位,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同时政府需要发挥一定的扶持作用,加强与邻近港口的协同发展,在码头设置中保持一定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工程先后被河北省、唐山市列为"一号工程";2005年10月,被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文章就曹妃甸港区循环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位于曹妃甸新城,东临溯河,西接通海路,北临华北理工大学,南至滨海大道。项目占地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80亿元,建设周期为6年。计划通过新建、迁建、改建等方式引进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职业院校17所。通过校企融合、教城融合、产城融合,集聚约20万人口,形成曹妃甸城市教育功能板块,为宏大的曹妃甸现代工业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李江  王飞 《中国市场》2011,(22):162-163,165
创新型管理人才只有了解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才能充分利用法律所提供的指引,实现预订目标。本文认为:强烈的法治意识是各类创新型管理人才的首要法律修养;掌握宪法知识与精神是创新型管理人才依法实施管理的基础;不同领域创新型管理人才还应该具备各自领域的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6.
邢冰 《中国市场》2009,(5):44-4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在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法律思想、邓小平法制理论及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现代法治理念。本文借回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做了回顾,并以法治理念为起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定含义,以此来论证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加强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中原经济区区域立法本土化且不健全、区域执法利益化且软弱乏力、区域法律监督刚性不足且缺乏合力、区域法治文化淡薄且法治化程度低、区域法治主体虚置化且法律信仰不高、区域法律人才总量偏少且流失严重、区域法制宣传形式化且依法治理不够,这些因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构成了现实的法治障碍。鉴于此,有必要放大中原经济区区域立法效应,加强中原经济区法律人才职业化规范的建构,加大中原经济区区域执法力度,提高中原经济区区域法律监督的实效和水平,全面深化中原经济区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闻     
曹妃甸论坛10月正式扬帆起航7月7日,记者从曹妃甸论坛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首届曹妃甸论坛将于今年10月15~17日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以后曹妃甸论坛每2年举行一届,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永久主题。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将为论坛的永久会址。曹妃甸论坛由河北省政府、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战争需要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作为支撑,作为该体系的核心要素,后勤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在未来战争国际化趋势增强,以及我国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后勤人才的法律素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认清军队后勤人才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把握培养和提升其法律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值得每一名军校法律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体系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与我国差异显著,在该种背景下,“一带一路”重要倡议为区域间知识产权保护装上规则之轮,法治之翼,是融通古今、连接中外,积极探索世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中国态度”,也是化解区域间政策法律风险、建构沿途诸国广泛认可新模式的“中国担当”。  相似文献   

11.
赵红生 《商》2014,(52):249-249
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核心组成,法治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工作队伍的协同合作,离不开律师与法官的携手共进.本文以审辩关系为主线,拟以法治工作队伍良性互动关系建构过程中出现的死磕现象为例,通过具体问题意识的阐述与应对,意图对律师与公检法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的建议性策略.以构建彼此共同认同的法治工作队伍,从而团结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力量,为构建法治社会,实现法治中国梦而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逐步深入,法学专业在中国社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各种层次的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满足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基于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各高校将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法理基础雄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突出这样的目标无可厚非,且现在多数高校均认识到学生如只具有理论知识,是无法胜任法治社会需求的。因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突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文拟在介绍西方国家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的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驶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共享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为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对策。本文从人才共享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共享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共享机制提供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民法学是做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法学培养目标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将公民教育蕴含在职业教育中。民法的教学目标是:以民法方法论学习为中心,以民法规则为对象,以民法思维为主导,以依法解决纠纷为目的,培养对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公民,造就大批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学集法学理论的讲授、法律思维的培养、司法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的育成为一体。法学课堂教学既要注意传播法律知识,又要注意法学技能的培养。保障法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实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效果,设置反馈环节,细化考评制度,促进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优秀的法治人才,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之举,是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实之本。法律与道德并举、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戚淳 《商场现代化》2007,(32):257-259
曹妃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密切关注,曹妃甸的发展方向更是各方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曹妃甸建立现代化服务业基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依托大型工业企业建立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才能使曹妃甸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针对曹妃甸建立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通过对京津冀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分析,京津冀三地区在协同发展中存在着配套政策法规、相关协调机构和机制缺乏、部门分割与地区封闭等问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三地区政府部门加快相关政策建设,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以及物流技术和人才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菲 《消费导刊》2009,(9):139-139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和法律发展的必然,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正成为我国法治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有着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法律人才。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下,曾经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但在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引起了学界重视。于是,诊所式法律教育开始走入中国大学并迅速发展起来,但它与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