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三年前,电影《指环王》在北京上演,新西兰驻华大使邀请我参加首映式,很道憾因为另有公干未能出席。后来看过电影的人告诉我,电影的情节和新西兰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其中一些外景是在新拍摄的。电影《指环王》缘吝一面,却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子里:这部电影与瓦格纳写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是否都源于十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于北欧的神话呢?剧作者托尔金(Tolkien)竭力否认,  相似文献   

2.
大千 《商界名家》2004,(8):96-98
在西方.最早成功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典范案例就是电影营销。目前,美国电影工业的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虽然是电影大国,却远非电影产业强国,营销手法一直比较落后。但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在电影的创作上和对市场的操作上.强力推广整合营销策略.并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收入.成了中国电影走进市场的营销第一版本.由此进入中国电影营销的分水岭时代。  相似文献   

3.
赵正  朱耘 《华商》2014,(2):12-13
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约63亿元。这是华谊兄弟的《私人订制》上映之后的业绩。2013年12月19日开盘后,一度呈现上涨趋势的华谊午后再度跳水,收盘时再跌5,78%,收盘价仅为29元/股。大跌的原因之一是影片遭机构差评。但时下中国电影的现实状况是评价和票房并不一致。据报道,在《私人订制》还没公映前,8000万元的植入广告收入就已经收回了影片前期成本,其首映当天全国票房约为1200万元。而对于华谊兄弟而言,《私人订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大片,如何延伸其产业链在拍摄《私人订制》电影前,华谊兄弟其实就已经开始策划其战略布局,进入电视市场成为其布局的一枚新的棋子。  相似文献   

4.
《变形金刚3》:破解植入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金刚3》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冲击着全球电影市场,让我们更加震撼的,是中国品牌的集体亮相,以及电影中的品牌植入要素以如此绚烂与高调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5.
欧芩 《中国报业》2020,(2):56-57
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酷炫的特效、动人心魄的场景、大牌明星的演绎更加吸引大众消费,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风烛泪》这类大片将人们渐渐带离了最平常的生活,忽视了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本文以《风烛泪》为例,浅谈中国电影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06,(1):38-41
“矩阵式”营销,也即以一个电影资源的根本核心点为“营销轴心”,然后以电影产业衍生出的其他产业环节为”营销矩面”,形成由点及面的立体电影营销方式,这种“矩阵式”营销主要针对某个系列性的产业项目, 而不仅仅是一部影片的概念。《七剑》“矩阵式”营销中的轴心是电影《七剑》。它是整个产业营销的爆发点和最高极致。有了电影《七剑》的强势亮相,才能借势顺利开发之后的系列电影衍生产业,包括游戏、漫画、书籍等徐克《七剑》影片在电影营销宣传及电影商业经营上气势如虹,可以说《七剑》是徐克电影商业与艺术的新成熟季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13,(6):20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16天票房已超6亿,不仅给年轻导演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中国电影的广阔市场更坚实的注脚。与徐峥《泰囧》的周密营销计划有点不同的是,本片的营销更多的是有点饥饿营销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正其实《无人区》中那辆贯穿始终的红色轿车是第7代雅阁,但为什本田雅阁不愿在这样一部热门电影里做任何品牌暴露呢?修改了四年的电影《无人区》终于上映了,这是导演宁浩继《疯狂的石头》爆红之后的转型之作。票房大卖,口碑不俗,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影片的零广告植入。在电影广告植入无孔不入的今天,作为一部现代商业片,《无人区》的零广告植入显得非常另类。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无人区》中除了徐铮和黄渤,还有一个隐性的"主  相似文献   

9.
康迪 《三联竞争力》2006,56(10):36-37
试水《七剑》的美林传媒得到了甜头,更大的目标和想法逐渐确立。合拍片——电影——院线,不但要用中国大片打外国市场,他们还想把电影产业的命脉抓在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随着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拥有好口碑的电影不断刷新着票房记录。这其中不仅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电影方所做的新媒体营销传播更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借助官方及海量用户的内容制作,碎片化的多平台传播,精准化的目标人群到达,以及线上传播线下消费的连带互动,电影票房不断创造着奇迹。本文将以创下内地票房记录的电影《速度与激情7》为例,探索研究其新媒体营销传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赵妍  王勇 《中国报业》2014,(14):18-19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在推广中开始了向新媒介的转移。回顾近年来的国内电影市场,《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第101次求婚》以及最近热映的《致青春》,都不同程度地创造了票房奇迹。本文以最近在各地热映的电影《致青春》为例,从一个侧面来解读庞大的宣传体系。根据国产电影在社交网络中的独特营销行为,重点探寻营销形态中的传播模式。从国产电影网络发行模式、营销团队培养的讨论,进而引出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中国产电影行业面临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也白 《商》2013,(13):81-82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上映并且获得几亿票房之后,就像引起了一场风暴一样,在电影业界内外都引发了非常大的讨论和争议对于这部电影或者这部小说的价值观好坏,本文不作过多的评论,而是从他的这种独到的市场培养和营销方式入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谢垚凡 《消费导刊》2009,(15):161-162
案例分析是管理类课程重要的授课方式之一,案例材料的选择对其教学效果影响重大,在《管理沟通》的教学改革中,电影资料作为案例素材引入,取得了初步成效。以电影《12怒汉》为例,文章在对《12怒汉》作简要介绍后,展示了以该电影为案例的相应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这次以电影资料作为案例素材的教学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2009,(7):76-76
<正>一夕爆红《海角七号》,炒热了南台湾沉寂已久的观光旅游。按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地图去游卢浮宫;到帝国大厦前重温电影《帝国大厦》……找寻"电影情节地标",是现代电影观众的新追求,而借电影的广告效力,推动旅游经济,也是很多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品牌为在《变形金刚4》露脸不惜重金投入,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全球票房至今已累计达到26.63亿美元。这个夏天,米高比尔(Michael Bay)导演的《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下简称《变4》)火热上映,此片由筹备到拍摄,一直是全球影迷焦点所在,也是今年好莱坞的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与电影同步袭来的还有众多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的加盟,众多厂商都希望借《变4》东风上演"电影营销"大战。观众对此片的众多期待除了影片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更离不开因众多中国品牌加盟影片植入而引发的热议。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前听说一款以电影《异形》和电影《铁血战士》为蓝本而改编的游戏——《Aliens Vs Predator》获得了当年的年度十佳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时,笔者就曾心动不已,因为酷爱电影《异形》系列的我喜欢沉浸在阴暗星球上异形尖厉的叫声,撕裂人身体的声音和它“滴嗒”下的恶心液体的幻想中,只可惜当时受限于各种条件无法亲身一试。但令人高兴的是,开发这款游戏的Monolith今年又推出了《Aliens Vs Predator》的第二部作品《Aliens Vs Predator 2:PrimalHunt》(《异形 2》)。面对如此良机,笔者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长期被好莱坞大片和各类国产商业电影占据,主旋律电影因其内容形式与受众精神需要间的隔阂被长期边缘化。但2017年的主旋律电影《战狼Ⅱ》却以56.8亿元票房抢占华语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堪称主旋律电影中现象级作品。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归结于巧妙运用新媒体趋势下的社交媒体营销,并将话题营销、口碑营销、情感营销三者有机结合。研究其背后的营销策略,可以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赵静 《中国报业》2017,(12):33-35
2016年,林超贤执导的故事片《湄公河行动》以11.84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在当今电影市场商业化、娱乐化、明星化现象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此类电影以全新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电影市场洪流中逆流而上,成为叫好又卖座的主旋律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主旋律商业电影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泰囧》在引爆观影热潮的同时,也带火了泰国旅游,利用电影开展旅游营销也再次被热议。本文在介绍旅游与电影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学中著名的4P理论,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应如何运用电影营销策略,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小双 《商》2014,(34):205-205
2000年杨德昌凭借电影《一一》获得了戛纳电影最佳导演奖。电影《一一》的故事围绕着简家三代展开:婆婆、女儿敏敏、女婿NJ、他们十几岁的女儿婷婷和八岁的小儿子洋洋。构成电影三个的核心人物—NJ和他的两个孩子。NJ和杨德昌本人年龄差不多,由他的老朋友、老伙伴吴念真扮演。NJ的人物轨迹类似于杨德昌本人,都是在家人和女朋友的劝阻下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电影里的洋洋。更象是童年时的杨德昌,本文通过解析电影《一一》中的NJ和洋洋两个角色去探寻杨德昌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