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信企业设置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电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越来越弱.按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董事会是股东的代表,需对股东交托的资产和资源负责;而经理是经营者,在进行经营管理的同时,经营者要实现股东的利益要求.但我国的电信企业,一般是由董事长兼总经理(含董事兼任经理),这种双重身份的安排,董事会是代表股东的利益,还是代表管理层的利益就难以区分,这样就非常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特别是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保证,也不能对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实现有效制衡.笔者认为,电信企业现行的治理结构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弥补电信企业治理的缺陷,同时也是对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制衡机制的立法存在着严重的股权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董事会独立性较弱,从属地位的监事会监督职能虚化,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的冲突等方面.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制衡机制,应明确公司各组织机构的职权范围,加强公司中小股东参与股东会的意识,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义务的规定,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传统公司理论,剖析了近十年来西方过度行政补偿和"肥猫"问题的成因.在代理问题无法根除的情况下,企业股东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公司应当借鉴西方"肥猫"问题的经验教训,强化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董事会伦理建设和独立董事机制的建设,严防高管问题的频发.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是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的前提。国外经验也表明,独立董事的任职期限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受管理层的影响,选拔机制上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这影响了独立董事代表广大股东利益的独立性行为,不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侯彬 《中国市场》2011,(2):48-50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移植西方国家基于"股东至上"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制,实行股东"单边治理",存在理论基础过窄、解释力不强,并与国家所有制矛盾,需要引入相关理论,拓展理论基础,建立股东、利益相关者、公共利益代表共同治理机制,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喆  沈晓健 《北方经贸》2001,(11):24-25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外部董事制度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创新,其所强调的外部董事的独立性对于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制衡关系,保护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能否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来解决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从理论上讲是行不通的:若利益无相关会导致权责缺失;若利益相关会导致独立性缺失。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以及国有股为控股股东的上市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决不是一个独立董事制所能解决的。中国企业改革的成功还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中国宏观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企业化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维护弱势者的利益,形成稳定的利益格局,促进公司的发展。而有效的薪酬制度既可以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又可以给予独立董事充分的激励,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来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公司或基金中,董事会中的董事可以分成三种:1)执行工作的董事:2)代表大多数股东利益的董事;3)独立董事,肩负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任。所有的董事都应为公司或基金的利益服务,但在行为表现上,并不是每个董事都能作到正确合法。独立董事的特殊使命是关注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有时候难免出现独立董事和大股东产生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在公司被管理层控制,权力结构出现失衡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制度应运而生。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制衡管理层与股东,维护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代理成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升。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我国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制度逐渐向国际标准看齐。独立董事制度就是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产物。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的选择影响,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企业聘用独立董事的趋势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财务理论里面,传统的观念将股东置于企业中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外加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的指导,公司财务治理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只有通过共同协商多边谈判来实现,加强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的合作,达到均衡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收入。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方式,以促进利益相关者有效地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十点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证监会的设计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 ,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但从实践的结果看 ,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欧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应从制度层面、公司层面以及市场环境层面共同进行,以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寻求一种利益的均衡,要求公司的治理主体扩大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这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产生了冲突。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利益均衡有可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其还面临着实际运作中的各种问题。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动机和能力,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治理主体应包括以股东为主的各核心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能够在制约管理层经济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有许多障碍与问题,必须加以完善。以现代网络为依托,组建独立董事选择系统,独立董事绩效评价系统和处罚与责任共担系统,解决独立董事报酬机制缺失问题,以及明确独立董事的权责。提高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保证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使独立董事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多数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提名,很少参与决策的制订,形同虚设.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逻辑:股东董事代表股东利益--大股东控制董事会--董事会代表大股东利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演化为:大股东控制股东会--股东会选举产生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代表大股东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独立董事参与决策,连职位和薪酬都由别人说了算,又怎么可能向大股东投反对票?  相似文献   

17.
张倩  杨雪  蔡益 《商》2013,(2):168-168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绝对优势,独立董事作为内部监督机构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其独立性是关键。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是指与公司管理层没有个人的和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能独立地监督管理层行为的董事.这类董事包括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公司的负责人、供职于高校行业管理协会的专家.学者等。在美国,独立董事主要由前者担任:在我国,独立董事主要由后者担任。 一、独立董事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我们先讨论独立董事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1、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机理。具体来看,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如下:由于股东一般可以通过持有多种股票来分散风险,而这种风险的分散化就产生了“搭便车”…  相似文献   

19.
鉴于现行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引发对企业目标的争议,"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简单介绍了"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然后概述"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最后提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经营者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主要从独立董事专业背景与盈余质量信息、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制度与盈余质量信息以及独立董事兼职数量与盈余质量信息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对策,加强其对盈余质量信息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