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研究资料》2008,(2):32-36
社会救助体系是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其解决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而建立的救助制度,是保证制度实施和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组织网络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对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关心城乡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使多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市财政部门切实从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出发,发挥职能,强化协调,完善机制,推进管理,支持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财政局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作为民生保障的核心内容来抓,不断完善救助体系,落实多种救助形式,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2011年度共争取和安排社会保障资金31787万元,比上年同期投入增长38.55%。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扩大保障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推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三位一体”受理、审核、网上审批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障体系、减少救助结算环节的有效手段,也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给予困难群众更多关爱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切实增强支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感 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医疗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公共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财政部门支持社会救助工作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6.
郐宾  杨朔 《齐鲁珠坛》2023,(6):45-49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是国家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需要财力予以保障。自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先后经历了中央政府主责、地方政府主责、央地共担的模式转变,并逐步形成了现行“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各级财政共担”的基本框架,保障了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点,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点在于构建公平型的社会救助制度结构体系。通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整合、城乡专项救助制度的协调、两类制度间的协调,使得城乡处境相同的所有社会贫困成员享有内容一致、水平接近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是构建中国公平型社会救助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贫困贫民的基本生活,宜都市借被纳入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县市良机,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全市农村贫困居民再筑一道生活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城市社会救助改革为突破口,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覆盖城乡困难人群为目标,我国逐步形成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社会救助体系也呈现出二元分割的局面,城乡社会救助自成体系,救助标准差距悬殊,严重影响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基于西安市城乡的调查数据,总结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障线、生命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通过制度管理、制度衔接和制度创新,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联动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强化保障能力,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认真贯彻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上高县建立健全了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城乡三无对象和老、弱、病、残者列为常年补助对象,把有劳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大众理财顾问》2014,(2):12-12
正企业退修人员养老金再提高已连续10年上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部署做好冬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会议确定从2014年元旦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会议强调,中央财政提前下拨城乡低保、抚恤救助和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共计983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将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民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下拨和地方政府预算安排以及各级政府配套,专门用于保障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特殊群体等民政对象抚恤、救助、补助和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具体包括:救灾、抚恤、退役安置、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城乡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捐赠资金、福彩公益金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民政资金。加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管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唐海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救助政策、救助措施日益健全完善。目前,全县已基本构建起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和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法律援助、临时救助等为辅助,以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为补充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公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研究》2013,(3):F0003-F0003
征文背景社会救助是解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安全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推动民政工作获得长足进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业务,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顺利实现转型,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基本建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工作和加大扶贫帮困工作力度的指示精神,切实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在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2002年北京市政府转发了市民政局《关  相似文献   

18.
王静 《海南金融》2010,(11):77-78,84
新农保是我国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能有效地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本文基于对新农保省级试点县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125个农户的调查,指出新农保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说:"这10年,中国发展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持民生优先。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超过13亿的城乡居民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回望十年,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增进城乡公平的理念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政府对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山西省朔州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制度健全、资金落实、管理有序、操作规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得到健全完善,有效保障了全市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