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国际分工的层次从产品细化到产品的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以属地原则为统计标准,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经无法反映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情况。以"所有权"贸易统计体系和"附加值"贸易统计体系为代表的新型贸易统计方法应运而生,两种方法从统计对象和统计口径角度对传统贸易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作为利用外资大国和加工出口大国,传统贸易统计严重高估了中国贸易差额,导致贸易差额和贸易利益的严重分化。运用两种新型贸易统计调整中国贸易统计数据,将还原中国真实贸易利益,修正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的背离,优化贸易环境,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西欧列强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接触。二者各自代表异构的体系,其交往的过程就是体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经济上,西欧民族国家体系与明朝的天下体系产生互相吸纳的倾向,然而两个体系都没有真正瓦解对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两个体系之间并未产生意义重大的互动。在文化、文明认知上,晚明时期西欧的到来促使中国融入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协助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也让中国完善了自身的天下观念。秉承全球史观,通过经济贸易、政治外交、文化认知这三个领域的分析得出:西欧列强在晚明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处于并行者、有限的参与者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撼动中国的传统天下体系。  相似文献   

3.
“贸易强国战略”是中国“十三五”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59个主要国家进行评价。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潜在的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是“全能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是“高潜力型数字贸易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制造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英国是“服务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的数字化市场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贸易潜力指数表现相对良好,然而数字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数字贸易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万光彩  刘莉 《财贸经济》2007,(1):116-122
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海外附属机构参与国际商业活动,以及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而导致中间品交易频繁的国际背景下,现行的以“物品跨境”和“原产地”为统计原则、以“报关登记”为数据采集方式的贸易统计体系,严重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扭曲了中美贸易的真实情景。我国应借鉴美国经常账户下基于所有权的补充统计体系,以克服现行统计体系的缺陷,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问题。在我国目前相关数据供给缺乏的条件下,本文以基于所有权原则的统计思想,试图校正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扭曲,从而使得理论界、实业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最近,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为首的专家组正在进行“WTO主要成员农产品出口促销体系”的研究工作。本期独家推出“美国农产品出口促销体系”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关于欧盟和加拿大两个WTO成员国的研究内容将在下两期相继推出。进入21世纪,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步伐将加快,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秩序将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农产品出口促销成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正积极利用“绿箱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国内支持远远不够,虽然政府“一般服务”支持比重较大,但多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支持,至于在营销和促销服务方面,我国支持水平比较低。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条款,加大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促销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严峻的挑战:一种是某些国家实行以“管理贸易”为主要特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另一种是借WTO的有关规则,推行以服务贸易为主要特点的贸易自由化。“管理均衡”京是兼顾这两方面挑战所作的积极对策。该对策是在研究“纳什均衡”和“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国际经贸态势和中国经贸发展现状可以具体演化为“取中”策略,运用这种均衡策略,可使我国在国际经贸“大三角”中避开激烈对抗的矛盾体系,将国内外一些对抗因素整合为“力偶”,推动我国经贸发展呈“螺旋”型上升。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贸易的发和服务市场的开放,必须加强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而做好服务贸易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具备完善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能够取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服务贸易基础数据,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尚不会全,国际收支(BOP)统计经常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外国附属机构(FAT)统计还是一个空白,因此,认真研究服务贸易的特点,完善服务贸易的统计,加强服务贸易的管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在“狼来了”的呼声中,中国加入了WTO。三年过去,中国外贸额翻一番,连超英、法、日,成为继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国,中国梦想多年的“超英赶美”局面终于出现。加入WTO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结果是不仅没有“恶狼”冲闯中国市场,反而在世界贸易舞台出现了一头“温和大象”。为此,各国要在观念上做出相应调整,清楚中国通过经济手段,以融人世界贸易体系方式所进行的和平崛起给贸易伙伴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同时要采取适当措施应对中国爆发式的贸易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中国也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与贸易伙伴同创“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发展绿色贸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绿色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相对稳定,呈现中欧美三足鼎立、环保科技类产品为主的贸易格局。中国绿色贸易表现出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等特点。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已成为全球共识,碳定价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被广泛应用,国际低碳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未来,可通过设立“国家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科学制定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加强绿色贸易主体培育、打造绿色贸易发展平台、深化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等路径重塑绿色贸易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贸易业绩,是一个前沿课题.传统运用进出口额作为衡量贸易业绩大小的方式已不适合贸易强国的发展要求.本文作者吸收了国际上经验和做法,设计了中国贸易业绩指数(CTPI),这是我国外贸出口定量评价方法的一种突破性成果.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此研究成果,在我国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外贸出口评价体系,形成简易而科学的中国贸易业绩指数.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化与竞争政策目标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决定了WTO的政策目标和法律体系中必须包括竞争政策,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但WTO反倾销制度与竞争政策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与冲突,在实践中反倾销制度正日益取代保障措施成为"保护工具的上策",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制度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对于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试行一些尚未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出现的新制度或新规则,即作为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验场所。但是,区域一体化可能与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发生冲突,需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世贸组织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监督和控制区域一体化,使它们在多边贸易的框架内运行,并且不对多边贸易自由化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出口额迅速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西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额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贸易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使用外资金额持续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增加贸易规模及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FDI和各省市区国际贸易的关系,对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和26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FDI对国际贸易的弹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垂直贸易体制加剧了FDI投资于我国的趋势。各省市区的贸易模式取决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双方的地理距离(运输成本)构成了两地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地理位置成为阻碍中部和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与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贸易领域以管理贸易为主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这种趋势表现为制定贸易保护政策与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实施保护;推陈出新各种国内法律法规,加强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组建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将影响和改变世界资源配置的领域与方向,使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最优化选择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的数据,通过GL指数、MIIT指数、HIIT指数和VIIT指数,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认为中日服务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服务贸易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较大,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对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是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中日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开放度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市场规模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弱势产业划分与贸易保护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我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本文认为:是否值得与能否对弱势产业进行贸易保护,在大国与小国的答案并不完全相同,可以利用大国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弱势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对优势产业与“夕阳产业”同时进行保护、贸易保护的意识形态工具创新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发展的主要特点;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必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