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受制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的影响逐渐变小,而更多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在一定区域的集聚会带来城镇的发展,城镇发展同样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增大,从而进一步导致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的变动.简言之,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合理性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2.
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人口自身是一个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人口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人口这一关键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适当的人口规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过大或过小的人口规模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研究了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状况,从而为其经济保持健康的增长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要素。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唯一能动因素,人口的变动无论是人口数量、结构或者分布、质量等哪一方面的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和资源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如何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如何使我国人口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分布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不均衡这一客观现象。文章利用GIS技术,开展了佛山市人口分布与经济重心耦合性、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分析,为佛山市的人口均衡布局、经济均衡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智勇  张车伟  连鹏灵 《山东经济》2009,25(4):140-147,153
人口的空间分布以及区位优势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两种因素的交织既能够促进也可能会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当两者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够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本文以江苏省2000—2005年期间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来说明人口、区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人口的聚集既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后果,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会通过人才密集度、就业结构和劳动年龄人口等几个因素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优势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区位是一个地方经济得以快速成长的基本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人口因素会对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速度产生影响,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果也会影响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结构.人口增长过快、分布不均、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新疆南疆三地州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主线,从南疆三地洲人口的数量、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人口的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促进南疆三地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该课题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各地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和研究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考虑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找出一条有效提升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0-2012年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从而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东几何中心的西南面,经济重心则位于东北面,表明了区域人口、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且经济分布比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要大;近12年来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致往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过程相互影响,而人口重心迁移的速度要滞后于经济重心,这一过程使得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反映了人口、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整个区域的地区差距在变小;第二产业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快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部地区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基于经济、社会、制度、人口、环境5个维度,识别影响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群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子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最小;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干预和人口集聚抑制了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据此,西部城市群应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市群发展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