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对于促进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服务中原地区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历史性实践意义。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给河南省带来的机遇,从金融、贸易、旅游方面推动社会发展,首先梳理“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河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后对河南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媛 《当代经济》2018,(12):116-117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离不开相互之间的经济交往.全球化浪潮对于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适应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会计核算国家化,有利于国家之间的经济信息交流,且能够保障各国经济利益,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将结合“一带一路”相关内容,了解该战略内涵,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最后提出推进会计国际化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贸易合作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绿色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特征,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贸易效率及扩展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绿色贸易集中在环保科技产品上和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各地区绿色贸易效率整体提升、潜力持续扩张。双边环境贸易规则、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规制水平、科技创新活力和经济自由度是制约“一带一路”绿色贸易效率提升和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大伟 《经济》2023,(10):36-39
<正>“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来,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畅通取得重大成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层次持续提高、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平台机制日益健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持续提升,建议持续扩大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贸易规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贸易合作新模式新业态,并加快和海合会、欧亚经济联盟、巴西、阿根廷、南非等经济体的高标准FTA建设,为贸易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优化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贸易形式、贸易结构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及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为此,各国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进行对话,增加互信,防范化解贸易摩擦,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潜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取涵盖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2007—2021年面板数据,将“贸易—经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于知识产权贸易,探讨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且经由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旧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深入作用于经济“双循环”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雪锐 《当代经济》2016,(13):22-23
“一带一路”是中国立足于时代背景和周边国家共同需求的基点之上提出的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战略谋取机遇的共建共荣之策.TPP是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困境并重置国际贸易规则所作出的带有世界局势规划特性的霸权谋略.从比较来看,作为国家发展策略,“一带一路”和TPP尽管存在某种相似之处,但两者更多的是差异性.两者的差异性主要集中在战略内涵、战略目的、战略前景等维度,将“一带一路”和TPP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对两者的根本属性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外贸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带一路”、“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深入发展,汇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推进,为农行国际业务转型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均强化了相邻效应的“竞争”作用,但上述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国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这些两两相邻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利益,以促进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自2012年开始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6+1合作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机制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趋势与特点,根据有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规划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战略构想,其实质是中国谋求经济复兴的国家战略还是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本文的解读倾向于前者.“一带一路”愿景出台后,国内各地区一哄而上,制定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期获得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此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与热情,但更有一些疑虑与顾忌.“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助推中国的经济腾飞?能否实现丝绸之路的复兴与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本文持审慎乐观态度.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没有缺陷?在建设过程中又将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防微杜渐,不断调整与完善战略规划细则,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以实现全球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外资投入的增多,取代了中国的部分市场份额,导致我国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ICT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对ICT产品出口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各国容易改变ICT产品的进口措施、政策。因此,研究我国ICT产品与贸易便利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其分为非常便利、一般便利、不便利和非常不便利四个范畴。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国际交流方面提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自“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经济面貌都有了改变。文章选取2006年至2019年的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26个国家的经济贸易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应的因素。同时,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中国向该国出口额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葛翎 《发展研究》2016,(2):41-43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现代保险业响应“新国十条”号召、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为保险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保险业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基础建设,构建有利于“走出去”的保险支持体系等方式,在服务互联互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并结合福建实际,指出福建保险业应立足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平台优势,全面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难点要点,有序带动建设工作整体推进,使保险业更好地支持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酒泉所处的战略位置,深入探讨甘肃省酒泉市创建丝绸之路节点物流枢纽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酒泉市立足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国内东西商贸互通、世界中东贸易和亚欧贸易等“一带一路”桥梁纽带,把物流作为核心经济、支柱经济来开发,重振丝路古道经济,并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酒泉经济长远规划相结合,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化物流产业开发,探索符合酒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枢纽区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一带一路”愿望文件中对于广西的定位使得广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有机发展的重要枢纽,同时提高了广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出口”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广西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为国家的外贸经济做出贡献.本文将结合广西外贸发展实际情况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外贸的机遇、挑战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意见,旨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河南发展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成为共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依托中原城市群,打造郑州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的包容性增长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从“五通”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对贸易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差距逐渐缩小,其增长具有包容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均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效应,呈现包容性增长态势;“五通”质量对贸易包容性增长存在重要影响,倡议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各国,强力推动了各国贸易的包容性增长。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普惠性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中国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关系、提升贸易效率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现有研究在战略融合方面的不足,从与既有国家区域战略融合和省际间融合两个视角,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的意义。结合江苏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情况,提出江苏“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路径:一是由连云港节点城市向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区域融合;二是将江苏“一带一路”战略与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江苏“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总体规划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行融合。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五通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向节点区域融合与“一带一路”战略跟既有国家地方战略规划融合,加强省际间“一带一路”战略协同以及成立两个联席会议机制等4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11月3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8国际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主题是“‘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合作:援助、贸易与投资的互动”。一百余位来自高校和部委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援助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分析、中国参与国际发展融资及其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