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李红霞 《改革与战略》2009,25(4):121-124
要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加大开发度,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文章大胆提出在西部中心城市重庆设立自由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跳跃发展。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建立内陆自由港。国外设立自由港开发落后地区的先例、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内地再造几个“香港”的构想以及重庆自身的有利条件又使重庆设立自由港具有可行性。根据重庆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设立重庆内陆自由港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实行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在全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过程中,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淡化了,与内陆地区的政策落差缩小了,海南经济特区还有什么“特”?海南应如何进一步在“特”字上作文章?这是海南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一,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即将让位于先行作用、示范作用和桥梁作用。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从对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到现在实行全方位开放,从对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由东到西,从沿海到沿江、沿边的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我国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中,整个长江经济带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长江沿岸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宏伟气势和广阔视野,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开发潜力巨大,系沟通我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和主要经济轴线,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总格局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四川省宜宾到上海的沿江地带,是流域内的精华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布局的三大主要轴线之一。根据《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下游地区主要是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辐射扇面枢纽作用,进一步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对外贸易基地、外引内联基地、具有高精尖特色加工工业基地和重要的人才、信息中心。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地理位置适中,有长江为依托的综合优势,是我国中部地  相似文献   

4.
经济战略问题研究专家断言:未来最有希望的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区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又在东亚地区,东亚地区又在中国,中国又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华中地区以其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地理优势,构成了我国东西南北、水陆空交汇的十字路口,又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郑州等中地城市和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宜昌、黄石等沿江开放口岸,还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事础设施,既可呼应沿海,又可辐射我国整个中部地区,理应成为中国新的经济起飞点和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的支柱之一.一最近几年,长江中游——华中地区各省市,为夺回80年代错过的不少机遇,为适应90年代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5.
鉴于经济特区同中国内地紧密相联,特区同香港的经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地同香港的合作,本文为论述方便起见,在阐述三方面经济优势结合时,拟较多地论述特区同香港的经济优势结合。一、特区(内地)的经济优势如众所知,经济特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实行比中国内地及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更为开放的政策,经过五年的建设,特区已初具规模,并已发展了一定的港澳关系;(二)毗邻港澳,背靠珠江三角洲及大片广东平原;汕头、厦门特区更有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均有一定基础的老城市作为依据;(三)全国支持;使特区拥有了包括内地和中国在外经济力量在内的强大的潜在物质力量。此外,土地使用费、工资、水电及其他工业成本相对较  相似文献   

6.
我国七十年代末期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带动了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边境及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都一直较为缓慢。内陆边境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比较大。1988年我国内陆边境八省区(黑、吉、蒙、新、甘、藏、滇、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额仅为沿海地区的64.9%。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边境及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呈持续拉大的态势,处在东北亚经济圈内的我国北部边境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物产、矿藏都很丰富。可是,这三个省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甚大。1977年至1988年10年间沿海地区除出口外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90%,而同期,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是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而这种地区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 一、沿海与内陆差距扩大概况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沿海地区就属于这类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沿海与内陆在改革开放期间,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加大了与内陆的差距。 1978年沿海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66元,内陆地区288元,沿海地区为内陆的1.61倍。1991年沿海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242元,内陆地区1228元,沿海为内陆的1.72倍。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实力差距都拉大了。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经济特区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特殊地理区域,它们在引进技术,吸引外资,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等诸方面,均取得积极作用。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先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十四座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是否也能建立若干经济特区?条件如何?怎样布局?这里从经济地理角度,对新疆开辟内陆经济特区的条件、规模、布局及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开放大潮席卷全国。沿海开放地区在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沿江、沿边、内陆开放城市争先恐后,新的招数层出不穷;广大非开放地区纷纷自订政策,自费开发,竞争态势咄咄逼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兰州尽快建成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内陆开放城市,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建设内陆开放城市的基本思路兰州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周围矿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迥然相异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经济特区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已经存在了400多年,成为一个超越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差别的一个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从阁下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开辟经济特区的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美国在其港口开辟了10多个对外贸易区,使其成为世界上此类经济特区最多的国家,日本冲强自由贸易区(设在那霸港)、英国南安普敦自由港、法国马赛自由港都是这些国家开辟经济特区的重要例证,而德国的汉堡自由港就是更是举世闻名,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出口加工区在其70和80年代出口异向工业化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出口加工区完成了它的历史愈来愈,我国台湾高科技经济特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又在90年代和21世纪产业升级换代、向高科技产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新加坡和香港自19世纪以来就一直是自由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主权回归中国之后依然保留着自由港的地位,自由港的自由贸易政策在新加坡和香港成为重楞际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巴拿马、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都辟有经济特区,一些国家的经济特区还在本国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美洲小国巴拿巴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就是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巨大的货物集散地,对本国经济的繁荣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北美洲墨西哥的墨美边境出口加工区对墨西哥的工业化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区虽然没有在全国但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在开发巴西亚玛逊河的内陆地区就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显然,上述国家和地区大都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香港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服务业已较为发达。由于香港具有发展服务业的优越条件,如高度开放的自由经济政策,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等等,加上与中国内地关系日益密切及中国内地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将使香港服务业前景继续看好,国际贸易、金融、旅游中心地位将继续维持,且会取得新的更大发展,这些将支持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大都会。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数据,采用传统收敛和空间收敛两种模型探讨了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总体上趋于绝对收敛,并且在空间关联作用下开放兼具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收敛的效应,有效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外开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全面扩大开放的同时,既要实施差异化开放策略,又要强化开放联动,才能更好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沿江地区的开放和发展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反映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迈入新时期以来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安徽等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浙江、云南、贵州等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其他省市变化不大。当前,长江沿江地区要坚持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全面提升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 内地20多个省区因各自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应实际不同的开放策略。目前,内地对外开放的重点应主要放在沿江(长江)、沿边,沿线(沿欧亚大陆桥)区域。 1.沿江开放区域。长江流域内陆地带其自然条件、工农业经济基础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沿江地带的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地带的开放主要是引进和利用外资,采用高新技术,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工业;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强本地段与国际国内市场的联系,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2.沿边开放区域,沿边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其资源丰富,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十分突出,具有与周边国家民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基础。这一区域的开放主要是继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在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上与周边国家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发挥沿边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形成贸易互补,从而获取国际分工和交换中的比较利益。3.沿线开放区域。这一区域主要以三条亚欧大陆桥为中心,包括东北  相似文献   

15.
建言献策     
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方位开放,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重庆不靠海、不沿边,身处内陆,如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听听代表、委员,还有列席人员的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在交通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上还需进一步发力重庆如何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相似文献   

16.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腹地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首先融人世界经济的,一定是沿海中心城市,他们相对内陆城市先一步开放,在开放中发展,进而辐射周边形成了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群。内陆地区,因缺少开放的引擎,与沿海城市群的差距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腹地整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沿海城市群需要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不断开拓腹地市场、开拓资源空间;而内陆地区则需要通过沿海城市群融入世界经济,最终增强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全球经济分工的一个成员。腹地整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区城中的各个地方政府要为整合提供制度、信息、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服务。腹地整合过程中需要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增强其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开放战略的起步。以后又由点到面,经历了五次飞跃:第一次,是在总结试办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把对外开放扩大到北起丹东、南到北海的14个沿海城市。第二次,是把沿海开放推进到三个沿海开发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的开放,尔后又把海南全省划为经济特区,从而使对外开放从沿海城市向沿海省份的内陆城市伸展。第三,是把对外开放从沿海推进到北部和西北部的若干个边境城市,尔后又推进到西南部的沿边境开放。第四次,上海市的浦东开发区得到国家的批准,接着浦西又有两个经济开发区享有浦东的优惠政策。第五次,是在沿海和沿边开放的基础上,又对沿长江的城市以及内地省的省会城市开放。这样从经济特区起步,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形成了如今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回顾发展历程,走过的这段路并不平坦。在遇到的种种困  相似文献   

18.
<正>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经济特区也在不断增长,创办经济特区已是各国发展经济的普遍作法,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区有一些差别,本文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区作一些比较研究。 (一)创办经济特区的时期不同。经济特区的创办开始于发达国家。1228年法国南部的马赛港在港区划出一定的区域,开辟为自由贸易区,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收的情况下,进出这一区域,这个自由贸易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经济特区。截止二次大战结束前,全世界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5个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特区,以美国和法国、德国为最多。到80年代末,世界上800多个经济特区,美国有247个,占30%以上。发展中国家创办经济特区都是在二次大战以后,这些国家经济特区少,且主要是出口加工区。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浦东开放开发背景下,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中心城市市政府及交通银行总行作为发起人,并联合沿江其他27个城市政府和大中型企业共同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64763万元,下属分别有南京、武汉、重庆三个区域性公司,一个上市公司-长江投资(600119),其他全资、控股子公司、参股企业30多家。基于集团独有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2010,(10):62-62
目前,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大背景下,沿江各省市也突出了长江水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纷纷将经济发展重点转向沿江地区,制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