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要想人类社会和谐,人首先要与自己和谐. 要正确认识自己.要了解自己所处的国度,国家的社会制度,自己的种族肤色,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准,所生活的地域等.由于这些诸多原因,造成每个人特定的生存空间.同时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受教育程度、智力发展水平、表达能力、融于社会技能等因素,造就了一个人的生存密码.就如同身份证一样,必须认识自己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就得研究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研究现实利益问题.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活杂感     
用自己的眼睛看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人们在人云亦云中视而不见,世界就成了一个雷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个性不能超越共性。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正是由于众多个性的创造,才使人类社会千姿百态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使人类生活五彩斑斓。人类社会是在众多的个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如果每个人的个性毁灭了,社会的共性也不复存在,人类社会就会窒息。我们保护人的个性,就像保护不同物种一样。但是人的个性发展要有个度,就是共性所能容忍的限度,超过这个度就会破坏共性.破坏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钱亚明  刘文玉 《发展》2009,(9):58-59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与本质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也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陈宪 《沪港经济》2006,(8):53-53
缩小贫富差距,除了从收入角度考虑问题外,还必须从消费角度考虑问题.社会成员的共同消费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换言之,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空间越大、内容越多,社会和谐的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演绎出辉煌的成就,创造出有个性的自我,希望有自己的风格,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在这社会的大舞台上得到别人的赏识.  相似文献   

8.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精神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并逐步把握自己类本质的具体表现,是人类前进和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方追求.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面临着时空限制、生命体威胁、精神危机等多重困境,只有深刻认识这些困境的根源及其形成机理,才有可能真正破除困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曾有句著名的口号:“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个人创业的念头几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闪动过,为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解决物质或精神问题,或者是为了摆脱工作的束缚,自己当老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没有真正的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 真正幸福的人是善良的人.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而善良、宽容是最真实的财富. 这些话,是人生格言,其实也确实是生活中的真实与真理.保和谐,并不是只要求别人对你如何,而首先是你自己如何!这不用讲多少深奥的道理,而要靠自己不断努力实践,认真去感悟.  相似文献   

11.
每个大学生都怀揣着梦想,跃跃欲试地渴望着能实现,踏人社会那一刻就寓意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度,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实践的苛求,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残酷考验,负担生活的压力.如何在高压的社会背景前提下求生存谋发展,是每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都值得深究的,如何衡量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所长,不管当代大学生是自主创业还是有针对性的择业,行业无贵贱,但凡能体现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经济价值,社会都应给予宽容和支持!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包容中进行完美的蜕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的逐步深化,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剧,高速前进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对大众的心理素质构成挑战。在各类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中,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影响乃至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寻求心理咨询师。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顺利健康地发展;否则将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就像一个转换器,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把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于是有人把心理咨询师形象地比喻为“心灵开锁匠”。  相似文献   

13.
邢舟 《沪港经济》2013,(4):74-75
假设在香港有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去,见到自己有用的东西就拿走,没有用的就放下留给别人,你信吗?再假设,撇开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单纯。现在的社会,还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吗?  相似文献   

14.
成正兴 《发展》2010,(2):55-55
社会要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和谐发展的,离开人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和目标指向。人的和谐发展还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众志成城抗非典,疫情当头见党心.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考验着国人,更检验着党性.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每个战场,在每个关口,在每个前线,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是顶梁柱,恪尽职守,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是主心骨,义无反顾,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他们是带头人,率先垂范,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里危险,让我来","战斗已经打响,我怎能离开?"铿锵的言语,忘我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城市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当城市的规划开始实施的时候,首当其冲就是要加强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对原有老旧设施、房屋的改造,使之可以与现在的城市发展步伐相互和谐。在规划实施的具体每一步当中,国家与开发商、国家与人民、开发商与个人……这都是需要协调处理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越来越美丽,然而每个人又都不愿意失去自己挡风避雨的小窝。这就产生了,在城市化进程必然面对的问题——拆迁改造。  相似文献   

17.
宁春勇 《魅力中国》2010,(8X):140-140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党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和谐和矛盾的关系早有论述,即和谐不否认矛盾,同时和谐也不能彻底杜绝矛盾,从这些论点中可以看出和谐与矛盾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互为彼此,但是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鲜有著述。而目前我国进入到高速发展战略期,同时又是矛盾高发期,因发展引起的极端事件屡有发生。如何真正地解决好和谐与矛盾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切入和谐与矛盾的关系的问题,尝试从博弈论的最好结果去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藉此寻找和谐社会发展的可供操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9,(1):96-96
多点微笑,多看事物好的一面。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而有的人遇到困难,会知道去倾诉自己的烦闷,倾听别人的建议,很快就可以自我解决,有的人却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也没有途径去解决,长期下去就成了病。因此,在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和谐社会”正掀起新的一轮舆论高潮。人人都在谈“和谐”,人人都在谈怎样才能避免“争论”,怎样才能根绝“冲突”。事实上,笔者以为,恰恰在“和谐”愿景之中,对社会可能存在或出现的种种“冲突”,使我们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省思。我们知道,每个人、每个团体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正常的利益诉求。而作为个体的人,相互之间不可能做到利益的完全一致,即不可能你得到了,我一样也会得到。因为立场的不同,对某一利益进行分配时,必然出现彼此之间利益的不一致。因为不一致,矛盾冲突自然也就出现了。同样的道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个人与…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琴  王文锋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29-132
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作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的旅游行业要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社会其他产业相互结合,和谐运作,使整个社会可以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