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业集群治理的逻辑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聪群 《经济地理》2008,28(3):388-393
产业集群治理是基于网络结构的共同治理,关系、互动与协同构成了产业集群治理的三维逻辑。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主要有社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的自我调节机制,包括信任、声誉、宏观文化和联合制裁,激励约束机制是产业集群治理的微观机制,是以集群剩余为核心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处于初级阶段,有效的治理结构和升级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指出核心模块主导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有效治理和升级的关键,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升级机制,并以台湾新竹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消费DIY、模块化与产业集群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的治理是当前集群研究的一个重点。分析了模块化生产中的准信息同一化性质,及由此带来的模块集群生产与创新的竞争性质,并构建了模块集群创新激励的研发锦标赛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模块化的集群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这两种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为分析视角,分析两者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提出两者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内生的三个一般性耦合作用阶段。并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剖析了集群内外耦合治理的动态演变及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地方产业集群要突破国际买家俘获和摆脱国内市场恶性竞争而成功实现升级,必须在内部治理上做到:企业发起,政企互动,协会呼应和支持;在外部治理上做到:加大创新力度,嵌入高端价值环节,建立自己主导的分工体系。在此基础上,注重内外治理的动态耦合,多维度协同推进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风险严重阻碍着产业集群创新组织的构建与高效运行,迫切需要治理。首先根据集群创新特点,将集群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分为私有和共有知识产权两种,分析集群创新、私有知识产权和共有知识产权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了双三角理论。其次,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产权治理模型。模型表明,集群成员参与创新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创新收益以及合作伙伴投入知识产权的概率。根据治理模型,提出了利益分配机制、契约机制、信任机制和政府治理机制,以有效解决集群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恒江  陈继祥 《经济地理》2005,25(5):607-611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其包含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将产业集群中包含的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要素(资源)转化为内生优势;外源动力机制分为政府行为、外部竞争环境等,其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与集群政策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对其成熟度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集群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以最大化发挥集群效应为标准,本文定义的产业集群成熟度是基于集群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完善程度。通过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将其主要特征变量概括为集群成长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该模型由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和集群网络成熟度所表达。其中,产业结构成熟度取决于产业特色和产业关联;产业规模成熟度包括企业集聚规模和经济产出规模二个方面;集群网络成熟度则由交易网络、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网络所构成。通过对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内涵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三级结构的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关联,调控集群规模,培育集群网络,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
以"淘宝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改变了传统的城乡经济空间布局,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然而,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集群也面临低端复制、恶性竞争等发展瓶颈,集群治理研究势在必行。课题组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从制度层面根据领导者的差异,归纳了农户自组织型、地方政府主导型、创新平台型和多边协作型四种典型的农村电子商务集群治理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竞争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集群的治理模式将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主体行为的交织作用下发展演化,形成多样化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实践知识、理性计算、身份认同、制度及伦理道德等五个层次。建立高绩效网络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更可以促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知识共享和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扩大了交易范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治理:动因、结构与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国银  刘芳 《经济问题》2007,334(6):24-26
产业集群治理决定了集群的竞争力,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产业集群理论尚不成熟,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缺乏.首先,由"治理"的概念演绎出"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并对集群治理的研究动因进行分析;其次,对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的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