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区建设》2013,(11):18-20
江西省广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中央批准的原赣南中央苏区县。201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24.2万,其中乡村人口20.1万。"十二五"规划国定贫困村29个,省定贫困村59个。2012年,广昌县委、县政府认真按照省、市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全县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扶贫和"四个一"组合式扶贫为抓手,高位推动,落实责任,强有力的打响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并取得良好的扶贫实效。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工率达95%截至9月,全国累计开工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4万多个,项目开工率达95%,累计竣工项目4000多个,项目竣工率28%;易地扶贫搬迁各渠道资金迅速下达,22个省(区、市)累计承接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约2914.6亿元;已为纳入2017年搬迁计划的1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谋划或落实了帮扶措施,户均帮扶1人以上。(石璐言)  相似文献   

3.
《老区建设》2008,(13):36-36
湖北省阳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2006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对贫困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并把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在国、省、县、乡道和通村公路旁边。截至目前,全县12个镇19个贫困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先后搬迁2066户8883人。整体扶贫搬迁,量依路而设,方便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加快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更好地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王秋萍 《老区建设》2014,(19):24-26
正吉安县是中央苏区县、国定贫困县、省定片区县。近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吉安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向"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的"三最"地区推进,用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到2014年6月底,全县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7.88万人减少到5.1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3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7,(31):46-46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显示:2017年是易地扶贫搬迁承上启下、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省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按照部分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搬迁与脱贫两手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和工作质量“双提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12,(17):6-6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其对象是生存在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计划“十二五”期间对240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搬迁旨在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研究通过对铜仁市实地调研,找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经验,最后提出可行的策略。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施行情况存在低水平经济与高期望值就业要求的矛盾;新的社会不公问题。铜仁市在扶贫搬迁过程中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要使易地扶贫搬迁更有成效,要明确政府、社会与贫困者之间职责关系;将微观分类施策与宏观区域发展相结合;构建恰当的使搬迁人员受益的机制;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铜仁市要利用好宝贵经验,总结问题,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效率。  相似文献   

9.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实现"输血"与"造血",外部支持与内在动力的统一.根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至2015年,青海省共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212553 万元,在8 个市州、39 个县实施了457 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59247 户、262697 人,完成规划搬迁安置目标任务的260.2%.易地搬迁项目使群众告别了大山深沟,告别了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砖木或砖混结构的新房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云南省某镇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进行研究,发现基层工作、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国家政策对易地扶贫搬迁绩效为正向影响;储蓄水平与政府绩效之间为负相关。同时发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收入都会影响易地搬迁的绩效。最后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提出包括国家制定更惠民的易地搬迁政策,基层工作者积极配合搬迁工作实施;推进后续产业发展,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完善周边的交通运输体系,带动安置地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2,(23):33-34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辖17乡19镇,一个风景管委会,面积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十一五"期间,全县投入扶贫和移民资金将近3.4亿元,在148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920个;搬迁634个自然村组,建立集中安置小区138个,安置山区群众5149户22738人;争取5个省直单位、71个市直单位和66家非公有企业参与扶贫;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20期,培训人数6277人,就业率达85%;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和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到修水县扶贫等.从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移民搬迁扶贫被评为江西省先进单位.201 1年获江西省绩效考评"A类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蒋平英 《理论观察》2023,(12):84-89
易地扶贫搬迁使得农民被迅速的转化为城市居民,搬迁民众不仅需要面对外在身份的转换,更需要内在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影响着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的后续发展与融入。基于对于Q县易地扶贫搬迁民众调查,当易地扶贫搬迁民众从世代居住的空间进入到政府重构的空间中,原本熟悉的生存环境、语言环境、生产方式、娱乐空间、身份等发生转变,面对新的生存空间,由于搬迁民众自身局限性、民族习惯、思维差异等因素,搬迁民众文化适应问题显现。因此,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中,要重视搬迁民众传统的文化习俗、构建多民族互嵌型社区环境、增强民众群体的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加快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民众文化适应,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扶贫搬迁的总户数是30.63万户97.79万人,均约占全国的1/10,占全省590万贫困人口的16.22%。规模大、数量多,几乎覆盖全省各地。湖北省财政厅于4月17日至4月27日,选择了易地扶贫搬迁具有代表性的谷城县、京山县、通山县11个镇、17个行政村的23个易地扶贫安置点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实施的扶贫方面具有重大决策意义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我国精准扶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做到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给予困难户有效的帮助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此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对于解决失去原有土地的农户该如何解决生计也有明确规划,浅析易地扶贫搬迁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问题,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找到出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有效途径。青河县作为全疆五个率先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实地调查,找出了政策规定、搬迁计划和后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应该在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以及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着手,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目的是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大田县均溪镇采取移民的办法,将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山区贫困村分批搬迁到县城郊安家落户,进行“易地脱贫”。成为高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 均溪镇处在高山区的贫困村有4个,人口2427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6.9%。这4个高山区贫困村的基本状况是:(1)地理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2)基础设施薄弱;(3)收入渠道单一,生活水平低;(4)经济效益差,就地脱贫难度大;(5)劳动力资源严重闲置。这些状况的长期存在,使高山区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明显的“经济落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全县总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攻坚。1997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扶贫工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17个贫困村基本脱贫,占贫困村总数的27.9%,贫困村由61个减少到44个。脱贫人口30261人,占贫困人口的33.3%,贫困人口由9.17万人减少到6.14万人。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治本”。一、抓住主要矛盾,从生产条件上治本通榆…  相似文献   

18.
在各级扶贫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吉安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以33个贫困村为重点,通过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使全县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至2005年,全县贫困人  相似文献   

19.
王永平  袁家榆  曾凡勤  陈妮 《特区经济》2008,228(1):208-210
易地搬迁扶贫是一种兼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多重效益的自愿性移民扶贫方式,是新世纪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总结分析"十五"以来贵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扶贫主题调研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对进一步推动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昆明9月12日电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12日在云南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表示,国务院扶贫办将培育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精准扶贫品牌。刘永富介绍,精准扶贫三大品牌包括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一是实施雨露计划,拔穷根。对建档立卡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