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全全  赵立 《农村经济》2006,(4):110-113
本研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抽样503名农民,对农民的就业心理作了初步分析,并建立了有关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风险的规避性以及对土地的态度是影响农民择业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职业选择上,影响农民对“非农”性质职业的偏好的因素是有差异的,且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工具,以503名农民为样本,对农民的就业心理做了初步分析,并建立了有关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风险的规避性以及对土地的态度是影响农民择业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职业选择上,影响农民对非农性质职业的偏好的因素是有差异的,且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对那些“倾商”的农民而言,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风险的规避性和对土地的态度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对于选择务工的农民而言,除文化程度、风险的规避性和对土地的态度外,年龄和身体状况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扩容需求对耕地保护形成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宅基地使用效率低下与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倡导闲置宅基地有序退出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着眼于农民意愿,从农民异质化角度对宅基地退出中农民的补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几种常见的补偿方式中,农民的偏好强度依次为住房安置补交社保货币补偿就业安置;这些偏好因为农民的异质化情况例如职业、家庭收入来源以及宅基地(房宅)使用情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特征。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的现实情况和意愿偏好设计精准化的补偿方案,从而在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同时兼顾宅基地退出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民地权稳定性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对农地调整的偏好较高,近三成的农民偏好调整;第二,农地就业保障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民,其对地权稳定的偏好越强:有外出经历的农民更偏好调整,但是有三个月以上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稳定;第三,农民个人或家庭成员享受养老保险后,其对农地调整的偏好减弱;第四,土地流转对农地调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转入土地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的稳定;第五,性别、干部经历、受教育年限、闲暇状况和年农业劳动时间等个体特征以及粮食收入、人均土地面积大小等家庭特征对地权稳定性偏好也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提高对农地保障功能的替代程度,可以增强农民对地权稳定的偏好。为真正实现地权稳定,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时推动农地的依法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5.
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对城乡经济的即期和中长期发展具有双重的决定性影响。本文利用经济较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3组样本,分析在总体和不同组内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区状况等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非农倾向突出、经济较发达组总体经济欠发达组经济中等组,就业层次均较低且结构不合理、普通务工者最多;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受个人素质中的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家庭背景中的父母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及社区状况中的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但不同组内、不同类型就业选择所受影响的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6.
农民就业模式分化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就业模式分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本文主要根据对天长市445个农民的问卷调查资料,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计量学模型,分析微观因素对农民就业模式分化和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否符合农民偏好,进而是否能够提高其效用水平,是农民生态保护参与行为的关键。本文基于重庆十区县3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对不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偏好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保护的各项主要政策目标纳入保护方案后均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效用,进而促进农民选择参与保护方案,农民具有社会理性和生态理性;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行为还显著受到其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程度、耕种规模、人均年收入、非农劳动力比例、是否参加合作社和离最近乡镇距离等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民对不同政策目标的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偏好程度最高的是改善水体质量,其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改善土壤肥力,偏好程度较低的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农民对改善水体质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具有异质性偏好。  相似文献   

8.
尊重农户意愿是休耕项目顺利推行及政策可持续的基础性要求。基于重庆十区县353户农户的选择实验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的休耕意愿及其补偿方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对各种补偿方式具有显著的积极响应;各种补偿方式是农户休耕的主要激励因素,环境意识、青壮年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主要个体因素;农户对补偿方式的平均偏好顺序为社保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原粮补偿,但休耕农户对现金补偿、原粮补偿和社保补偿只存在异质性偏好,对就业补偿除了异质性偏好之外,总体上具有更大的平均偏好。因此,顺利实施休耕项目必须给予农户补偿,补偿方式建议结合农户偏好采取多样化、差异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西省30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有超过86%的农户对参与用水协会有自述偏好,但仍有一部分农户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相悖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规模、农户对协会性质与功能的认知、农户获取用水协会信息的途径、村灌溉渠系完好率、政府支持程度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中14岁以下小孩数、非农就业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4年农民工调研数据,从就业地和社会融合两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意愿的选择。基于logit模型、通过基准回归研究发现,就业地和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显著,在小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更偏好于在城市定居,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越高越偏好于在城市定居;通过分职业、分收入和外出与否回归发现,高端职业、高收入和外出农民工比低端职业、低收入和本地农民工更偏好于在城市定居。  相似文献   

11.
两栖就业是农户在不离土和不离家前提下,有效配置家庭生产要素的行为决策。本文利用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对吉林省农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就业因素等三个层面,定量分析了吉林省农民两栖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个体特征中,性别和人力资本对吉林省农民两栖就业意愿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家庭因素中的耕地面积对吉林省农民两栖就业表现出较大的正向影响,而就业因素中的就业距离对吉林省农民两栖就业表现出较大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完善非农就业培训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对Y镇中心村宅基地供需及利用变化进行了阐述,运用需求函数对宅基地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宅基地指标短缺和农民建房偏好是造成宅基地超额需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中心村,依靠紧缩宅基地供应来提高居民点用地集约水平不是最优选择;宅基地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任由存量宅基地高价流转,只会增加农民住房支出,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对农民建房偏好有很强的影响,纠正这种偏好需要国家财政支持。最后,从放开宅基地供应限制、强化利用管控和鼓励存量盘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利用扩展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农业科技培训服务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培训绩效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农民对科技培训服务的需求意愿受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选择、政府服务及农民风险偏好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培训绩效反映在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经营能力提升、农业产量及收入的提高等,而这又受到培训机构的供给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民非农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对青岛地区5个县市900户随机调查数据,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该地区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就业模式、行业和地区分布、农民收入等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为了加快农民非农就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特别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多重选择Logit和二元Probit概率模型,通过山东省肥城市5村336个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民夫妻非农就业的选择模式。本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的就业模式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典型传统模式,农村女性结婚后外出就业的概率很低。那些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家庭的幼子与老人负担较轻的夫妻更倾向于从事非农工作。劳动力数量、财富、耕地以及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性资产都是影响农民夫妻非农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做出基本假设,采用多元Logit计量经济概率模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回归检验.研究发现:生态农业的和谐生产模式以及生态农产品的高质量、高价格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和现有技术水平低都极大地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传统商贩的收购偏好以及农民的传统保守小农意识也束缚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旁邻行为选择也是影响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城镇化意愿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648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从迁居补偿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分析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户和牧户的城镇化意愿率分别为46.12%和30.46%,迁居补偿和生计转型能力对农民城镇化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农户和牧户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迁居补偿角度来看,农民“两地”退出补偿偏好存在差异,对承包地退出偏好“货币化补偿”方式,对宅基地退出偏好“实物置换”和“分期补偿”方式;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来看,影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变量有非农工作经验和收入来源等。结论 构建合理的迁居补偿机制,实施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加快农民进入城镇的生计转型是促进其城镇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作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没有多少农民不参保,但是多数人都会选择最低的缴费水平。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双曲贴现函数的增量贴现效用模型来描述农民的参保决策过程,在对农民的时间偏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特质的农民的参保行为。结论显示农民的时间偏好和收入高低会影响他们的参保决策,这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差别化缴费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维度和程度层面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特征化事实,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个体特征、家庭与社会因素、就业状况、经济因素、村集体因素以及地理区位特征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行为及二者逻辑关系的影响方向、边际效应和作用机理,以期探索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中国命题。研究发现:农村妇女多数对政治参与持偏好型态度(占66.49%),但实际参与人数的比例不大(占55.2%),而且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人更少(占47.94%);相比于中部、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农村妇女对政治参与持偏好型态度的比例、实际参与比例以及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比例均更高。此外,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行为及二者逻辑关系的主要因素既存在较大差异,亦有一定的共性。其中,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误工补贴和知悉政治活动时间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影响最大;民族、误工补贴、知悉政治活动时间以及政治参与态度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最大;政治面貌、就业类型、就业地点和知悉政治活动时间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的逻辑关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多重选择logit就业概率模型,通过山东省肥城市5个村336个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民夫妻非农就业的选择模式。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的就业模式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典型传统模式,农村女性结婚后外出就业的概率很低;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家庭中幼子与老人负担较轻的夫妻更倾向于从事非农活动;劳动力数量、财富、耕地以及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性资产都是影响家庭非农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