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园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影响着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的提高。从产业共生的视角,提出了依靠园区企业合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并分析了产业共生合作模式、合作关系和资源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银川市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暖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对该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进行了设计,结合该园区产业结构和状况,确定了建设暖泉工业园区的生态产业链,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的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夏冰 《经济问题》2004,(4):28-30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应进行循环经济改造规划,在园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络,建立不同生产环节间物料的闭路循环生态链条,通过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工业废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而言,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态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工业链条、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外部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复合共生等生态化发展特征是推动当地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园区发展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上.研究了推动四川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维琦 《经济师》2004,(4):233-234
文章论述了循环经济园区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山西发展循环经济园区的整体思路、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和基本途径 ,提出了建立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的模式和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及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园区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基于董家河工业园区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园区的物质流分析账户,并设计了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可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可由35%提高到88%,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到目前的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区、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等理论和实践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模式。国家推进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城市对区域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石河子市和天业集团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的试点,其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园区经济"以其特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招商引资,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利用盈江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盈江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助推盈江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笔者通过对盈江县工业园区的实地考察,试图对盈江县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抓住当前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对实现盈江县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工业园区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我省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稳步推进,效果良好,同时,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的思考与工业园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贸易,将一个企业生产产品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其它企业的原料的一种循环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状况的分析,来进一步规划湖北省仙桃市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