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建萍 《经济师》2011,(6):109-110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脱节,以及网络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并立足社会现实,进行主流意识教育理论的创新,规范网络文化、合理利用网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成长的"80后"、"90后"大学生们,学习中只注重专业技能学习,而忽略了对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容易不加辨别地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挑战。在大学生中传播积极进步的社会思潮,用积极进步的社会思潮去影响激励大学生;对于错误落后社会思潮,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去鉴戒和教育大学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把社会思潮从心理层面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理性层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和正确引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力,从而呵护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啡主流意识形态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经济师》2012,(1):136-137
目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缺乏实效性、受到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营造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指导地位、发挥大众媒体正确导向作用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当代经济思潮的快速转变,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蔓延并影响着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价值观念.在当代经济思潮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的主流,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经济需要的同时,也隐含和渗透着西方发达国家强烈的意识形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导向作用,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实现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和关注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又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观诉求.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时,应注重系统性、历史性、整体性、生活性和民族性,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俞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29-23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务必要使大学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茜子 《时代经贸》2010,(22):254-254
当代大学生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完成了多层次的跨越和转变,要导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过程,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也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紧密围绕“共享与共建”的统一,引导学生自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青年中受更多教育的群体———大学生,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看,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的走向。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当前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呈现出的新特点与大学生的认知模式相投,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解读,分析出其对大学生教育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3.
牛遂博  李政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212-213,278
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向其社会成员灌输意识形态以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自阶级社会出现以来就一直被统治阶级运用着。但这一名称的出现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先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地位所用和实施的全过程,为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9)
树立高校文化安全意识,对保证新疆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和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应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建立和完善新疆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5.
王英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23-224
作为集合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不同种类的意识形态,构筑了社会秩序的基础。21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依托逐步完善的政治意识形态,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一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应做到以下四点:把握社会主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净化传媒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完善教育制度,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治病救人”,规范大学生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环境的变迁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调整,进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和冲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疲弱乏力。在新时期,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显著特点,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并且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健康心态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的政治公民,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决定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向和价值选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和丰富政治参与的经历,在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巩固和完善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历程可分为积极回应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面临的理论挑战与实践难题、努力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与建设策略、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渠道与方式等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遇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经济全球化、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等方面的挑战,而相应的对策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意识形态建设打牢坚固的经济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基础和关键。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因此,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用合理科学的办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