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龚发金 《中国高新区》2010,(10):106-107
按照“四位一体”的目标定位,国家高新区不断加快二次创业进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还正在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改革逐渐走进深水区,资源制约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又是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因此研究制度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意义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绍华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1-114
创新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聚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理应成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但其现阶段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必须对其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主导产业,增强高新区产业协作性及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扩大主导产业规模经济,提升主导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培育发展品牌龙头企业,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鲁渊 《中国高新区》2013,(10):111-113
乌鲁小齐高新区(新市区)通过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整合区内外技术资源实现集成创新。“十二五”期间,高新区(新市区)将成为中亚科技经济合作的桥头堡、中国西部创新驱动和低碳发展的先行区、新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引擎和乌鲁木齐的科技总部新城区。从这个角度上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帑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独有的政治、经济、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利用协同创新高效整合资源的能力,使得京津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全面深度合作。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政策演进与个案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希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背景下,重庆市应在产业选择、培育方式、发展路径、空间布局、扶持政策等方面做好谋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2011,(10):30-34
在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把握其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式方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8.
邱向军 《中国高新区》2014,(10):138-143
正作为江西省最早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始终将"高新"二字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初步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南昌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江西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1年向我们走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的目标,新的征程!过去的五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高新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引领变局,科技创新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和重大突破,其引领、辐射与带动作用明显加强,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实现了新跨越;……特别是2010年,国家高新区实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扩容,有27家省级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队",目前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到83+1家;这一年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各高新区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意欲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家高新区创建二十周年,站在这个新的节点上,我们希望以"寄语"的方式,以"祝辞"的名义,迎接这个特殊的年份。为此,本刊诚邀部分高新区"掌门人"与我们一道,总结"十一五"成功经验,前瞻"十二五"发展愿景,梳理和展望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多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应高度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区域集团及新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及走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借鉴其成功经验,实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动因、培育路径及未来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波 《改革与战略》2011,27(7):137-13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调整产业布局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后,重点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动因和培育路径,提出了选准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新旧产业融合和优先发展制造业的服务业等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4,(11):116-119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柱性产业,必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整体转化能力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与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应增强法律制度保障、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类机构发展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风险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必须根据其特点进行扶持与引导。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并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产品市场化引领能源产业的巨大变革,该产业在中国经历大起大落地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光伏产业所走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抓住式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构造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市场推广与政府引导,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这与我国传统的观念制约、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欣  马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22-124,170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国防前线,更应该是改革开放前沿。文章以对外开放为视角,以口岸经济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重新审视和定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问题。利用西部独特的陆疆优势,整合沿边口岸资源,调整口岸经济结构,做强做大沿边陆路开放是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确定的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弯道超越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湖北省工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良条件。湖北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唐山市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对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探讨了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参与主体、服务模式、构成和运行。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唐山市政府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方向,也有助于唐山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孙颖 《改革与战略》2013,(11):18-2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道路进行思考,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培育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文章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探索城镇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并与其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应与科技服务业同步推进并联动发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服务共享机制;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功能与带动力;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增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