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货币一体化的效应分析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现象,其核心内容是确立一个货币区,货币区内所有成员国流通统一发行的货币.蒙代尔的<最适宜货币区理论>正式开了现代货币一体化制度研究的先河.应对货币一体化与货币主权之间的矛盾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分析其产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统一货币区应具备的理想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实标准.  相似文献   

2.
货币理论研究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歇尔、庇古等古典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数量论等.相对货币需求理论而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要较晚.货币理论自产生就如同财税、贸易等理论一样,具有整体宏观性,因此研究货币理论就要特别注意其政策参数、作用,借鉴其科学成分用于指导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3.
货币需求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本文运用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以1996-2012年中国的货币数据为样本,建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对中国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旨在通过该货币需求函数检验其在中国的可应用性及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完善货币需求体系,维持物价指数相对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补充货币作为官方货币的补充形式,以不计利息,不产生通货膨胀的特征区别于官方货币。其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于传统货币理论,在经历了"加印"货币说、社会分红论、私人货币供应论、阴阳互补论的理论发展后,最终在世界各国贯彻于实践。在中国虽然也有补充货币的雏形,但涉及范围还很小,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补充货币的作用。阿根廷是补充货币实践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的国家,其运作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引入补充货币有助于改善我国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以及解决养老、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前提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表达了如下想法:1.人民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必须首先是自由兑换货币;2.非自由兑换货币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其范围十分有限;3.有限范围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其意义不仅不大,而且承担的责任增加,因此,人民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的前提是实现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6.
货币市场基金从2003年底上市以来,经历了狂飙式的发展,由于其流动性类似于活期存款.随着规模迅速增大,其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一定影响。从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体、层次结构、供给乘数模型、以及央行对其控制等几个方面来看,发现货币市场基金都带来一定影响,建议央行早作打算。考虑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7.
乔顿货币乘数模型简洁但抽象,。从中无法了解由初始的基础货币到达最终的货币存量的形成过程,以及货币乘数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运行的机制是怎样的。本文拟对此进行阐释并总结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稳定币值与抑制通胀一直以来主要被视作技术性问题,局限于既有制度框架内进行最优或次优的选择尝试。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表明货币制度需要重新审视与考量。货币由其凝结的集体意向性而具有社会契约的本质,对货币的一致同意汇集着交易主体对币值稳定的普遍信任。从应然价值维度分析,币值稳定是货币的质的规定性。信用货币体制下货币权力如果不受约束,货币的本质会被篡改和剥夺,币值稳定就得不到保障。抑制通胀,仅靠单纯的技术操作难以真正有效,必须在元规则层面确认货币的基础地位,通过货币宪法确立基本制度框架,约束政府对货币的干预,遏制其制造通胀的政策能力,防止货币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损害,保持币值稳定,实现货币的合人类目的性。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传统货币理论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货币理论只适用于金属货币经济。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其基本结论不能成立。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货币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货币的本质不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是信用的观点。同时又对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就是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近年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的操作使用的越来越频繁。文章试图通过考察央行票据这一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程度,研究其对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十分明显,但在长期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货币演变过程中,货币的信用担保主体逐步外化,但其信用结构最后都收敛为对货币具有普遍接受能力的信任,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它贯穿了货币演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成本递减和货币的信用风险递增又是货币发展的两个本质规律,它们共同决定着货币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货币发行和流通中货币是两个不同质的却有密切联系、相关的事物.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负债的只能是流通中货币而非货币发行.作为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之一的结算中资金实际是结算中存款,因此将其称之为"结算中存款"要比称其为"结算中资金"更接近事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界定和分析了货币的国际国内职能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一种货币执行国际职能的条件,并从货币的国际国内职能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考察了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信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存在的根本缺陷及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在国家信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存在严重缺陷的现实条件下,探讨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路径选择,研究了分拆美元等货币的国际国内职能,迫使其退出国际流通领域,而由权威的国际金融机构创设一种专门履行国际职能的准国际货币的合理信性。在分拆货币的国际国内职能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通过组建世界准中央银行和创设准国际货币的方式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货币主权的构成主要包含发行货币的权力、决定和改变币值的权力,调整一国货币或任何其他货币在其境内使用的权力。但各项权力都有例外和其它限制。美国滥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虽然在国际习惯法上属于货币发行权和定值权的范畴,美国不需要因此而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但修改IMF协定或订立新的国际条约,有效地改变长期以来国际习惯法支持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定值的主权权力,则可建立起对美元和其它国际货币发行国货币行为的必要约束,此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虚拟货币的界定及特性 网络虚拟货币是网络服务商为方便网上交易行为,降低其交易成本而开发的一种支付手段,其交易流程因电子交易系统的不同而差异,比较著名的有e-gold、CvberCash、Ecash等.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存在于网络虚拟货币市场的货币有腾讯Q币、百度币、网易泡币、新浪U币、盛大点券等.消费者向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公司申请购买网络货币,公司通过银行将消费者账户的款项划归为网络货币,消费者凭借所获得的网络货币在网上进行各项消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业务综合化现象,介绍了我国金融机构业务综合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提出业务综合化将产生货币替代现象、货币需求降低、货币增长下降等货币效应,并通过分析银行业务综合化指数与货币供给年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货币效应。其政策意义在于,建议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考虑金融业务综合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推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统治到新中国建立以前(1945.8—1949.10),吉林省区域内形成了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两个货币金融市场.其货币出现了两大特征:一是肃清伪满币等的同时,推行各自统治区货币;二是分区发行货币,统一发行的货币与地区性发行的货币并存.因此,解放时期出现在吉林省区域的货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苏联红军票、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与吉林省区域的各种地方流通券三大类.而这些货币的发行、流通情况各有不同,其种类、制版、图案纹样设计、防伪设计等情况各具特色,它们所折射出来的时代性特征与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历史与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商业银行在创造货币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入手,分析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收缩)货币的,其适应性创造货币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创造货币的成本和风险。在实践中,中、西方商业银行在不同经营方针下的适应性货币创造行为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有很多学者研究货币流动性的原因,但少数仅专门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影响.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流动两者的关系,结论表明其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同时存在着单方面的影响,即货币流动性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显著,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却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林晶 《新智慧》2004,(5B):63-64
在国际融资中,常常会涉及以什么货币作为面值货币的问题。国际商业银行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有三种:借款国货币,贷款国货币,第三国货币。由于各国的货币之间存在汇率风险,大幅度的汇率波动会使耗费很多成本得到的融资就地损失其价值,使可盈利的跨国公司的经营不能获利,结果影响到财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