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成立起来的,自成立十二多年来,三家银行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三大政策性银行自身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示出来,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转型与否以及改革的方式成为我国金融工作改革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梁经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重大的制度突破。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动向特别关注。“市场放开后,政策性银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政策性银行存在商业化倾向”等很多议论,使人们对政策性银行定位、立法及去留产生了疑虑。在本文中,主要试图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政策性银行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以及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分工合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思路和定位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顺  王栋 《致富时代》2016,(4):104-1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在市场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我国不断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在金融领域我国也开展了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变革。本文分析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制度缺陷,提出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多元功能并存的特征,形成了综合性开发性金融模式,这种金融模式的形成为理解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对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进行重新审视,用多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论证,揭示其多重内涵、发展模式,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多种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徐海兵 《商》2012,(16):122-122
银行的金融活动,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其高风险。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风险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如何防范银行贷款风险,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制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制度视角探讨政策性金融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对政策性金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政策性金融范畴或制度内涵的基本界定标准及其同政策性银行等制度承载体的关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着强位弱势群体融资难这一客观事实,对政策性金融制度客观存在的理论根基与现实迫切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当今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例如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性银行转型等进行了理论剖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共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其中之一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服务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了主体和骨干作用。为了确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农发行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性银行财务核算体系,是政策性银行客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某基层行为例,对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作为全世界最早设立的政策性银行之一,不仅为德国的战后重建以及德国几十年来金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全球的政策性银行的设立与运作树立了一个标杆。文章通过分析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环境变化逐步改变其运行机制,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性质,为德国和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开发性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介绍现阶段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部门架构与业务分布,分析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风险管理整体机制,以期能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或称政策性金融机构,它由政府出资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某些专业性或开发性领域,利用特殊的融资手段,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政策性金融的投向往往都是一些社会效益好、自身经济效益低于社会平均利...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甘勇政策性银行或称政策性金融机构,它由政府出资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某些专业性或开发性领域,利用特殊的融资手段,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政策性金融的投向往往都是一些社会效益好、自身经济效益低于社会平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体制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政策性银行正面临新的挑战。政策性银行要得到发展,必须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和功能,转变政策性资金配置目标的侧重点,摆正政策性银行在我国金融组织构架中的位置,调整有关法规并提高其科学性,改善财政补贴机制,尽快化解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褚广璐 《中国市场》2013,(33):89-9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日益成熟,金融深化的加深,政策性银行的历史性任务的完成,政策性银行从体制、内部治理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日益暴露出问题,因此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中在顺应国际趋势的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立足现实,实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印证了互联网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性。 文章对传统银行如何适应现代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各项挑战,通过对新型银行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普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发展个性化特色,谋求自身的业务创新,实现银行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其产权制度、组织模式成功转变。然而,股份制改革给政策性银行的筹资成本及业务开展等众多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中国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股份制改革后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政府支持力度与竞争优势的减弱将对其筹资成本、业务开展乃至自身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应渐进式过渡,向低政策多元业务模式发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政府目标与市场业绩的统一,体现政府意志、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兼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实行分账经营。  相似文献   

15.
政策性银行越界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建维 《商业研究》2003,(2):103-104
政策性银行享受政府政策的优惠,不具备与商业性银行公平竞争的资格。要立法规范政策性银行的行为,使之与商业银行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我国的金融事业。  相似文献   

16.
宋艾敏 《市场周刊》2020,(20):0097-0097,009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将银行自身功能打造地更为合理和更能适应当下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各个银行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体制改革,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更加应该强化自身能力,从各个方面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提高控制风险能力,所以这就需要银行做出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相关的改革创新。同时,伴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也需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打造自己的管理会计团队,做好预算管理、盈亏分析、防范风险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得银行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马开轩 《商业时代》2012,(25):98-99
政策性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先后成立多家政策性银行,初步建立政策性银行体系,但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立法至今仍然欠缺。本文认为政策性银行立法不仅是健全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和银行业自身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因应经济全球化的法律惯例。因此,我国必须尽早将政策性银行立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同时在立法模式上宜采用单独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晗 《现代商业》2022,(5):93-95
政策性银行是政府发展国家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大政策性银行也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经济使命.在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策性银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新课题.本文针对政策性银行目前存在的风险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责任。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体系构建还不健全,成为了制约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瓶颈,因而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在城镇化建设金融领域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本文结合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情况,论述如何通过国家开发银行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丰 《商场现代化》2015,(7):168-169
2003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产量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但是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充分显现,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同比下降幅度空前。在航运业低谷时政策性银行要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在为我国船舶航运企业提供传统的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金融支持的同时,也应该在现阶段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业务,对我国船舶工业给予更全面的金融支持。政策性银行在贸易金融发展总体策略上应充分利用主权信用评级优势和政策优势、充分利用行业内影响力与传统信贷业务相结合,借助同业合作全方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在船舶预付款保函、融资保函、跨境人民币结算各类贸易金融产品方面应结合现有金融环境、借鉴银行同业产品,积极创新,为我国航运造船企业提供多样的融资服务,帮助其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给予我国船舶工业更多更有效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