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析税收征管过程中各类主体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共选择论及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税收征管过程中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指出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本质上是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都具有特定的行为特征。为了尽量放大经济主体相互博弈的正面效应,需要整合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实现相互间的“相容性激励”。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的通行证,针对当前我国信用秩序混乱的现状,本对经济主体失信、缺信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内在制度扭曲、外在制度和法治精神的缺失、国有经济产权不明晰以及信用布场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治理信用秩序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性质的再思考 --博弈均衡制度观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弈均衡的制度观作为分析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框架,以产权理论作为分析问题的前提,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进行新的解释: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产权利益主体进行演进博弈和重复博弈的结果;经过博弈均衡形成和完善的会计准则既能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又能体现会计准则制定的技术性原则,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共选择论及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税收征管过程中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指出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本质上是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都具有特定的行为特征.为了尽量放大经济主体相互博弈的正面效应,需要整合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实现相互间的"相容性激励".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柱,而信用缺失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正影响并威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纠正信用缺失,建立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经济主体信用行为,加强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是信用经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内外制约的情况下,博奕方的失信行为能获得额外收益,博弈的结果无疑是失信。在有失信惩治和守信褒奖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下,守信策略是博弈方的理性选择。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重机制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守信的经济利益激励缺失,声誉、信誉、债权等得不到保护,失信得不到道德谴责、经济惩罚和法律制裁。应采取培育信用化、建立信用体系、征信系统和精神与物质奖励制度、建立失信惩罚制度、加快信用立法等策略来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信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考察的,是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交易方式,一种合作关系。个体间的信用是交易中多次博弈的结果,重复博弈会自发地形成博弈主体间的信用机制,出现合作均衡。在社会演化过程中,由于有信用比没有信用能获得更多,使信用得以产生和在整个社会扩展。信用是在个体理性选择基础上形成的群体理性行为,它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会计政策选择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博弈行为,其经济后果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因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特别是企业会慎重选择会计政策。应采取的一般原则是:合法性和公允性原则;选择要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对象的特点;要服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预期失信成本小于真实失信成本,更小于理性失信成本,致使信用缺失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复合价值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信息与信用的关系、失信成本与信用的关系可以发现,应从增大失信成本入手,使经济主体共享信用信息,并依靠市场、政府和协会的联动来破解失信难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柱,而信用缺失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正影响并威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纠正信用缺失,建立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经济主体信用行为,加强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是信用经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说,资本市场是一个由各个利益主体组成的博弈市场,其中的利益主体包括:公众公司(上市公司)、投资者(投机者)、监管部门等等。博弈时时在上述主体之间展开,而信息则成为他们进行博弈的基础和重要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现行的为多数人认同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股富最大化”,是工业经济时代产权主体博弈的赢家-股东意志的体现,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产权主体谁也不能单独主宰企业,因而应确立能体现各方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相关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产权是有限理性的自利的人们在长期的博弈过程中内生出来的结果。产权自我维持的私人治理说明信用的产生是尊重并保护产权的结果。从某种原初状态出发,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经济人在相互生存竞争和博弈过程中自发地形成了产权关系,这一过程中信用也相伴而生。事实和逻辑都证明了产权的确立是信用产生的前提,产权明晰对信用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必须扩大内需才能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更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二级市场涉及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等众多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博弈领域。在博弈过程中,任何参与主体的决策都影响其他参与者的行为,而又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银行的改革进行了二十几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却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阐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6.
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缺乏产权约束,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就很容易达成纵向串谋协议。这一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会进一步破坏我国政府的廉政建设,危害性很大。本文通过博弈理论对招标利益主体串谋动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防范该行为形成的措施设置。  相似文献   

17.
冯伟 《西部金融》2010,(7):53-5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如何完善个人信用制度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个人信用成本和收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信用主体和信用使用者博弈模型的研究,提出界定产权、提高信用主体守信收益、完善惩罚制度是优化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必然带来产权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产权结构和委托-代理机制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多方利益主体间博弈的结果。通过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投资渠道、委托-代理机制、产权制约等问题上的差异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用缺失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经营的基石。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与企业产权不清、信用立法滞后、信用制度不健全等有关,它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我国企业存在的种种信用缺失问题,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重塑信用。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评级对于降低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过程涉及多方主体,不同主体因各自利益追求不同可能产生不一致的行为,从而影响信用评级的独立性.通过建立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对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过程中相关主体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担保机构与评级机构合谋可能性和提高评级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