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泸州市及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及变化,总结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徐州市1987~2003年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分析,得出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归纳为4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增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严厉化;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徐州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伟 《农村经济》2005,(3):100-10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宏观尺度、微观尺度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与方法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今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问题的综合研究,促进研究所涉及相关理论的综合及模型的集成。  相似文献   

4.
张颋 《绿色财会》2002,(9):13-14
随着含电子商务的"新经济"的崛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诸如交易手段信赖电子货币网络及有效的金融服务,达到完全的非货币化;对交易者的诚信度及交易安全实现的控制有了质的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导致会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变化,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冲击并挑战着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会计模型.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对于揭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机制和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选择延吉市作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卫星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分析了1997-2007年间延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是延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基本驱动力。延吉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土地用途,推进土地信息系统和国土数字化建设,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1990~2011年凯拉库姆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因子状况,基于多时像遥感影像,从过程和趋势方面分析凯拉库姆水库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水库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凯拉库姆库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发生重大变化,气温的升高,农业、工业及畜牧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增加因素和政策调整都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一定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的耕地自然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自然质量是耕地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了及时地了解耕地自然质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本文基于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县域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以自然质量等作为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的评价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寻甸县耕地自然质量总体变化为先波动降低后趋向平缓,其中,水田和旱地中小麦的自然质量分值均高于水稻和玉米的自然质量分值;水田自然质量等总体变化呈先波动后趋向平缓;旱地自然质量等总体变化降低.本研究可为耕地质量等级更新和耕地质量变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饲料用玉米稳步增长,玉米收购主体多元化造成玉米需求强劲,衡量粮食安全的玉米库存消费比呈下降趋势,玉米市场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及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变化;然后探讨了玉米消费格局及需求变化;最后剖析了玉米供求及库存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三、养殖管理1.日常管理养殖期间每天坚持巡塘,观察虾的摄食量及生长情况,观察水色变化及检测水质指标,记录每天投饵量及吃料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启增氧机,保证充足溶氧,按天气水温变化及吃料快慢调整投喂量。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2009年和2012年韶关市浈江区遥感影像图,通过RS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浈江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绝对面积增加,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绝对面积均减少,绝对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绝对面积大小相关;2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率最大,达48.28%,递减率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土地,速率高达11.40%;3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主要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园地主要向交通运输用地转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向林地转移,而交通运输用地没有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回顾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历史;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组织与项目;对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的论述。文章为系统地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和发展态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番禺区2001~2007年来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有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区内农用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番禺在研究期内农用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大,耕地、林地减少而园地及其他农用地增加;对各类农用地变化产生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各不相同,其中经济密度、人口、人均粮食、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与农地利用结构变化关系密切,农用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他们就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当代撒拉族的农业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他本身的民族的特点紧密联系.本文从分析当代撒拉族农业的变化出发,试图找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发展,在此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尤以耕地数量的锐减最为突出。本文选取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被誉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四小虎”之一的南海市作为典型研究区,深入分析了近20年来该区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南海市耕地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主要出现于80年代中期以后,并与全国,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基本一致;在空间变化上,南海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据此可分为四种地域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在近20年中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及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较大,交通用地变化较快.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干扰度较强,且有增强趋势.各地类重心分布发生一定偏移,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重心偏移较明显,有向北移动趋势.人口、经济、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为影响程度是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现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描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描述方法分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景观格局两个方面,分别从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速度、位置迁移和转换方向及来源方向等角度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规律总结归纳,并对指数的适宜性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根据1985年和1995年两个时期的土地资源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湖北省13个市1985~1995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揭示了该省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阐述了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形、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及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变化和交通条件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测度怒江州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文章借助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及当量因子法计算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选取2013年和2019年两期遥感数据及2013—2019年NPP和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以及粮食价格数据进行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采用PLUS模型对2025年怒江州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模拟的效果较好,其总体精度为82.3%,FOM值为0.26,说明模型具有普适性;(2) 2019年自然情景下的ESV为764.18亿元,2025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及耕地保护情景的ESV分别为759.42亿元、764.16亿元和762.80亿元;(3)生态价值敏感度小于1,表明怒江州ESV对生态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信;(4)在生态价值变化度中,林地和水域变化度大于1,说明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对怒江州ESV的影响大。[结论]怒江州土地利用变化度小,生态系统服务价...  相似文献   

19.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人文、尺度及地域因素是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漫湾电站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库区生态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漫湾电站建设及运行以来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库区农民生产生活能源问题、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及库外移民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