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人们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伴随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落后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实践来看,全世界和全国城市化浪潮给我们以冲击和启示,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国外姑且不论,仅从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特别是苏南、环渤海湾、黄河三角洲特别是山东地区的一些县市,以小城镇建设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切八点,促成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的探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库兹涅茨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将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总体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历史过程,它不仅包括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还包括产业的不断聚集,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不断优化。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本文也采用这一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有集聚扩散性、不平衡性和与工业化的互动性等基本规律,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海郊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以城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化的本质与“农民工”的终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的不断提升的层次需求相联系;城市化的过程,是人的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城市化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们享受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范畴,这部分人虽然进入城市,但却没有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生活质量,没有获得同等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还没有真正享受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陈秀萍  李军  陈广胜 《经济论坛》2008,(1):30-32,46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随着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迅速加快,城市化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农村非农化过程,它通常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城市不断向外"摊饼"式地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另一种是在非农人口聚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城市.城市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经济活动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性的社会发展趁势.当前,我国正面临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国际通用的提法,最初于由西班牙人于1867年提出。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般衡量城市化水平通常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主要指标,但并不全面。因此,我国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城市化水平的测量标准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现代产业向城市聚集的一个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的一个过程.它以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为典型表现,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何金才 《发展研究》2005,(12):37-39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1997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州市龙文区宣告成立,标志着漳州市委、市政府“市区东移”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此,龙文区开始围绕如何“从农村向城市、从农民向市民”两个转变开展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不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它们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种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据此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珍 《经济纵横》2006,(4):74-77
城市化并不简单地等于城市规模的扩张,也不简单地等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即随着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深刻转变。所以,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要求,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姜作培认为,农民市民化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  相似文献   

12.
郭岚 《经济咨询》2004,(6):21-22,9
城市化的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变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在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内外城市化先行地区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足供实施上海郊区“三个集中”战略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从农村到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改变过程,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特征是形成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约125公里)聚集着若干大、中、小相结合群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它以几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其它城市有等级、有规模地围绕此核心结成网络化结构。一般来说,它必须具有高密度的人口或城镇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显得十分关键。由于城市失业下岗工人不断增加和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则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无疑成为促进农民的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的城市化已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问题,经济结构和空间利用的变化也对城市化区域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城市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以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复合而成综合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城市2007年的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对城市化格局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若干城市化水平高值集聚区。依据3个城市化分量发展水平的组合情况,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均衡发展型、较均衡发展型、不均衡发展型等3大类9个亚类,从城市化系统的协调性角度揭示每种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卢花 《大陆桥视野》2012,(14):157-157,15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这就出现了另一种城市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都市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与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镇地域;城镇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城镇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城镇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而且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它起源于工业化,促进着现代化,带动着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李英东 《经济论坛》2002,(14):17-19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结构转换,包括城乡人口结构转换,产业结构及其布局转换,人们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转换。城市化过程就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同样数目的劳动资本,通过改变空间分布,将它们集中起来,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城市和市区的存在,是由于它的空间集中形式有利于生产消费活动。我国在建国后5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半个世纪中,全国城市由1947年的69个(其中台湾9个)上升至1998年的668…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出现了一类以农村为母体依托,具有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服务等城市所具有的特性化区域--小城镇。它作为承载农村走向城市化及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型。从国内小城镇建设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依托生态学原理提出小城镇建设的内涵和原则,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