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雨  刘大双 《大陆桥视野》2006,(3):42-42,62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不可能成功,但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最终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他们的生命才更精彩。侯泉声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周冰 《新经济》2010,(3):64-67
谷歌在美国的成功是一种创业者精神的成功,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的成功。而进入中国市场后,则变成了以为可以用钱去改变市场,忽略了过去用脚踏实地、用梦想去改变别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信念是坚定不疑的想法,是一种经过人长久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的超前目标。坚持信念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它可以推动人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如果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绝对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当你确定了人生目标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时,不要抱怨周遭的人对你的责难,只要坚持到底信念必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资讯     
《商周刊》2013,(12):8-9
声音不是每个60年代的人都会成功,但总会有成功的;不是某个年代会成功,但每个年代都会有成功的。什么人会成功?就是你勤奋、你执著、你改变,你去影响别人,你去完善社会。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 《商周刊》2012,(2):82-82
如果换一双文化的眼睛,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  相似文献   

6.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有一些人为了别人的幸福和健康,每天都在默默地工作。用他们高度的责任心,为我们维持着和谐、安详的生活。然而,他们却不被我们所熟知,甚至当我们提起他们的时候,还会感到一丝的陌生。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中,你可以通过做以下三件事取得成功实现你当前和未来的目标:想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为了成功不怕失败以及敢于打破常规。想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在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之初电脑业已暴强手如林。像IBM、DEC以及苹果公司它们从来没有把微软放在眼里。然而,当orf的旧M‘DEC以及苹果公司都把生产力量集中到硬件上,盖茨的合作伙伴艾伦大胆地预测:计算机业中真正的摇钱树在软件中。电脑微处理器的能力每年就翻一番,在一定意义上说计算机能力是免费的。盖茨和艾伦首先从为旧M编写操作系统做起。他们打电话给ODOS操作系统的编写者…  相似文献   

8.
刘稚亚 《经济》2014,(6):76-79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还有什么新的梦想、新的追求?我刊从本期开始推出《中国梦·我的梦》栏目,力图从他们身上汲取引领当代社会前行的正能量;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理想,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常规的影响中,美国是一个理想的国度。他崇尚成功与个人价值,与此同时,美国人勇敢地追求幸福。如果你有一些美国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话,你就会深深地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了。看到电影的名字,你会期待主人公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然而,追求幸福之路是漫长的,乏味的,并且有时令人沮丧。但是正如克里斯所说",别让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03,(7):49-51
企业能否成功扩张,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是否具备了核心能力,而不单单是因为拥有了一定的资本规模.在无数的企业并购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条件下盲目扩张,不仅不可以把别人吃掉,反而会被别人吃掉.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关注成功的领导者是如何行事的,但往往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思考过程。领导者在其行动中很少会展现出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且通过阅读一些有关成功领导者的著作,也不可能了解到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领导者头脑中的观点,特别要关注他们从几个相互冲突的观点中做出抉择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职场救赎     
作为一名职场人,命运能给予你最好的礼物就是热爱你的工作.但据我所知,很少有人足够幸运到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宁愿没有任何报酬也愿意去做.不幸的是,2/3的职场人不喜爱自己从事的工作.他们寻求职业的成功和幸福,却找不到方向,或者更糟的是,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和事业之间游来荡去,最终却落得一个被遗弃的下场.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你在某个地方错误地转了个弯,陷入某个不再喜欢的工作,结果你再也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生命在高处     
人们往往认为登山是征服了高山。其实人不可能征服高山.只是登山会使人们获益良多.会引发你从哲学角度去面对生死。毫无疑问.人要追求比生命更久远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成功与读书     
马云 《商周刊》2012,(23):100-100
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跟读书没有多少关系。但是读书跟你成功以后很有关系,成功人士不读书他一定往下滑,而且会滑得很惨。我不是说假话,我书读得真不太多。当我接到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的邀请时,我和书院提过,我做事成功与否跟读书多少没有关系,但是我认为读书跟你成功以后很有关系。我看到不少人没有读多少书就去创业,获得成功。但是成为成功人士后不读书他一定往下滑,而且会滑得很惨,我们看了太多这样的案例。所以,我觉得读书要会读,我不算会读书的人,但是我争取做一个会读书的人。有时候我在公司里碰上很多人特能读书,属于智商很高,情商极低,但创业时,成功与否却跟情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2011,(1):58-59
今天我们投资的很多企业,包括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它们如果在今天不介入微博,我相信几年以后它们可能就会远远落伍。就像今天我们作为一个风险投资行业的人如果没有去用微博,可能已经落后了一样。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2014,(22):70-73
深圳这方热土,吸引着各种职业的创业者,他们在这里,追逐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寻找着各自的人生坐标.他们在奋斗,他们在创业,他们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成功奇迹.难怪世人都说,“深圳是创业者的天堂”、“深圳每天都在创造神话”.甚至有人笑喻道,从深圳打拼走出的千万、亿万富豪,可能比深圳的高楼大厦还要多.”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都不用他们的网站,但也有很多人在别人的网站上用他们的服务.它主要不做互联网,但主要的互联网不能离开它.这是什么公司?  相似文献   

18.
内心挣扎     
<正>如果一个人在追求正义、为人行善时会有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那这个社会一定是个缺乏道德秩序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在撒谎行骗、见死不救时不再经历内心的挣扎,那这个社会则可能是一个丧失了道德底线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在坚持崇高、不与他人同流合污时反而会被别人认为愚蠢,那这个社会就到了价值体系彻底崩溃的边缘。与此同理,一个企业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城     
闾丘露薇 《商周刊》2012,(22):92-92
不管在哪里,听到那些用歧视别人的地域,来为自己找点优越感的人,会觉得这些人其实很可怜,因为他们的心胸太窄,他们知道的世界太小。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虽然朋友拿到了令人羡慕的北京户口,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北京人。他甚至试图改变自己的孩子,理所当然地认定自己是北京人的观念,只是他也承认很难,毕竟孩子在北京出生,北京成长,孩子心目中的家就在北京,尽管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这个北京的居所,或许只是一个暂居的地方。孩子们对于自己是哪里人的认知,比大人们要简单得多。只要家在哪里,自己就属于哪个城市。和另外一个朋友聊起不久前在纽约的经历。她带着孩子去唐人街吃饭,被来自香港的服务生问是哪里人,孩子想也不想地说,香港人。  相似文献   

20.
靳轲 《商周刊》2015,(3):148-153
在高性能车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有着那么一小撮不太主流的人弄着他们所谓的梦幻座驾,这些人都喜爱着同一款车,那就是今天的主角——斯巴鲁翼豹WRX对于很多80后的车迷来说,小时候常常能在电视机里看到的赛车比赛真是少之又少,无非就是世界级别最高的F1大奖赛和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了,当然,看到汽车比赛的时候,少时的我们都会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要成为一名车手,而在这些梦想当车手的孩子们当中,还有一小部分人有着另外的梦想,那就是能拥有一辆和比赛中一样的汽车。而今天这两位车主都是典型的80后,显然,他们少时所怀揣的梦想,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地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