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临当前农村融资困难的现状,充分发挥农村民间金融的作用,就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之策。农村民间金融的顺利发展,虽需要很多条件,但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却是其中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在存在很多不利于民间金融发展的规定,亟待改变。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上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应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借以促进农村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的同时.应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允许外资金融介入农村金融业务。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经验研究发现.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是,我国农业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抑制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索农村金融抑制的深层次原因,就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提出一些建议,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国家政策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发展,以及快速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消除农村金融抑制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抑制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必须消除农村金融抑制,进行金融深化改革.针对我国农村存在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和需求型金融抑制,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扩大农村金融供给及采取措施刺激农村有效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深入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由于信贷抵押能力和风险、信息不时称等原因,单纯倚重正规金融组织很难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所以,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需要一个合适的、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金融制度安排.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应包括正规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间金融:变迁路径与政府的行为选择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首先对农村民间金融的范围作了界定,探讨了其特征、制度效率和绩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不同形态之间的层次递进和演进中的障碍因素,对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政府可能的行为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应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引导扶持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村金融多元化策略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表明,武陵山区农村的金融抑制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肘因素,解决武陵山区农村的金融抑制问题,首先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同时,应完善金融法规制度,让农村合作性金融获得新生,让民间借贷获得法律的认可与保护,发挥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重要作用;此外,应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广泛激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的良性健康发展,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民间金融常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它是存在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并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主流正规体制之外的金融形式.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安排非均衡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及理论模型假设论证两个方面证明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其今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