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良 《新金融》2004,(8):44-48
中美银行贷款分类 制度:比较与启示 从分类标准上,美国银行的掌握标准与国内做法不尽相同。 首先,可疑类贷款的分类标准。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可疑类贷款的定义是“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而美联储认为可疑类贷款作为次级类和损失类的“中间过渡状态”,存在“某些重要和合理并且可能增强贷款不确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管理分类上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照贷款到期日和贷款形态,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简称“四级分类”;第二种是按照贷款到期偿还的可能性,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简称“五级分类”;  相似文献   

3.
从1994年起,根据世界银行对华金融稽核援助项目的安排,中国人民银行稽核监督局在普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开始进行贷款五级分类的试点和人员培训工作。“五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两种分类制度并行。此前,我国贷款分类一直沿用财政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把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从2004年起,我国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全面实施五级分类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正会 《金融会计》2004,(12):39-39,32
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笔者以贷款收益为标准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无收益贷款,包括可疑和损失类贷款;第二类是低收益贷款,即次级类贷款;第三类是高收益贷款,包括正常和关注类贷款。以下通过分析贷款质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新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在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中,发现了以下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损失类贷款尺度的把握 与1998年《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和1999年《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一样,《原则》中损失类贷款的标准为“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由于损失类贷款要100%计提准备金,对金融机……  相似文献   

6.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  相似文献   

7.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可能性,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以此来揭示贷款真实价值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银监会提出的“提高五级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审慎监管思路,把考核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偏离度作为工作重点。但是,商业银行在贷款五级分类上有许多偏离现象,需认真加以思考。一、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偏离原因分析根据会计制度,当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需要提取减值准备去弥补损失,银行的税前利润为P1=P-ΣAiXRi这里P1为提取拨备后税前利润;P是拨备前账面经营利润;Ai指资产的五级分类情况,从A1到A5分别指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资产;Ri是指各类分类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系数。如果一家银行一年…  相似文献   

9.
董越 《现代金融》2004,(3):33-33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盐都县支行结合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单轨运行的持点,把损失类、可疑类不良贷款作为清收的重点,及早制定预案,明确清收对象.落实清收责任,短短20天时间,收州损失类贷款38万元,损失类贷款利息2万元,收回可疑类贷款200万元,可疑类利息3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韩旭 《金融会计》2012,(11):3-8
如何更为便捷地度量和分析贷款质量迁徙情况,本文尝试构造了一种直接利用贷款五级分类余额变动情况度量并分析贷款质量迁徙特点的贷款逐级迁徙分析方法。逐级迁徙分析方法将贷款质量迁徙划分为“正常至关注”、“关注至次级”、“次级至可疑”和“可疑至损失”四种类型,在此划分的基础上,文中推导了反映逐级迁徙情况的“逐级迁徙额”指标计量过程,分析和阐述了逐级迁徙与拨备提取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归纳了逐级迂徙分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领域,并利用逐级迁徙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工、建、中三冢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度贷款质量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浅析贷款五级分类与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力法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它将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贷款进行质量分类,但按《贷款通则》划分的“三项贷款”(逾期、呆滞、呆账)与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划分的“后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之间有较大差额,形成不良贷款分类上的“剪刀差”。作者分析了这种“剪刀差”产生的根源,认为主要在于商业银行是否及时地识别了贷款的潜在风险,并指出“五级清分法”弹性过大,目前尚不具备普遍的操作性。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后三类贷款”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包括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和银行自身的不足,特别提出要及时识别和防范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现的潜在风险。最后就压缩贷款分类中的“剪刀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BP神经网络在银行贷款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国际贷款风险分类的通行做法,它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贷款质量,完善现行的 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和考核办法,我国将按照国际惯例,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并在年底逐步推行。贷款分类是商业银行日常贷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央银行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采用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标准,对我国信贷资产分类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贷款五级分类是信贷资产分类的方法之一。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风险损失的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以此作为提取呆账准备金的依据的一种贷款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助于农信社克服信贷管理中的潜在弊端,及时发现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和信贷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贷款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是农信社全面、准确识别和监控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农信社在推行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1.分类标准模糊、分类质量难保证。农信社贷款风险分类有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档次,后3个档次为不良贷款。但从分类核心定义的叙述来看,一方面分类标准不够严谨,五个类别间缺工作交流乏明显的区别,无量化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如正常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与关注类贷款核心定义“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中的“没有足够理由”与“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没有严格的区别。另一面,核心定义模糊语言过多,如“一些,较大、极少”等等,由于分类无明确,必然在实际工作中带来随意性,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2.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贷款风险分类是建立在对现金流量、财务比率、担保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等四项分析方法之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会对货币流动性带来影响.实证结论显示:损失类贷款对货币供应量M1和M2产生影响,可疑类贷款对货币供应量M2产生影响.对于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的标准差新息,货币供应量M2的响应是不一样的,对于损失类贷款的标准差新息,货币供应量M1的响应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对货币供应量M2和M1影响的贡献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一、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其影响 不良贷款可以界定为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或呆账状态,而使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并面临资本损失的那部分贷款,按照人民银行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在这五类贷款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视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20.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是指银行根据贷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一种管理办法。因而。贷款的风险管理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施行贷款分类管理可有效克服采用“一逾两呆”分类方法在贷款质量监督和评估中的滞后性。按贷款分类结果来分析判断贷款质量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