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如发展阶段等,这些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不会步日本的后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开始减弱,欧债危机导致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脆弱等因素增加了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有人据此推论,如果欧债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也难逃干系.其实,市场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预判过于悲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过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很快,但是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规模数量的扩张.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就必须从低质量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人民币的未来地位如何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战略家以及政治家思考的问题.本文是理查德·布尔德克教授提供给本刊的专稿,这是一篇评述性文章,至少我们从中看出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热切关注.理查德·布尔德克教授是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大学的乔纳森·洛夫雷斯经济学教授.感谢本刊特约编辑詹姆斯·巴茨(James R. Barth)博士的约稿和推荐.  相似文献   

5.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以体量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青春期”为未来经济走向成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境是找方向时期的困境.观察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前景,不要忽略经济大国的地位因素.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不能简单地从增速这一单一维度去衡量了,传统的经验、规律和标准已经很难准确刻画中国经济现实.中国经济运行已经步入新通道,趋势正在确认;经济能否在新通道里运行更长时间,取决于中国经济升级的势头能否持续.全球经济“三驾马车”格局已经形成,处理好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于中国经济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虽然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算突然,也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向,但在全球经济极度不景气下,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全球投资市场还是受到了震动.一些外媒纷纷撰文解读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华尔街日报》说,中国降低增长预期,可被视为一个信号,即中国经济高速扩张时期可能即将结束.中国的贸易伙伴将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基础设施、电力和出口领域的投资减速可能意味着铜铁、水泥、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增长放缓,进而可能对巴西中东产油国、澳大利亚和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供应国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中,中国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失衡的国家,中国外贸近几年保持了不断增长的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流动性相对过剩.要纠正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不仅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深入的调整,而且需要全面调整发展战略,改革现有的一些制度.  相似文献   

8.
石洋 《国际融资》2009,(4):39-40
目前中国又面临全球经济危机的包抄,在如此恶劣的周边环境下,2009年中国的经济走势会如何?是否也会像世界其他国家那样就此进入“跌跌不休”的经济下滑通道?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最新发布了一份题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受强劲刺激计划提振》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实行了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因此中国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下滑的冲击,经济增长有望在年内出现回升,但总体年经济增长率仍会远低于2008年的增幅.  相似文献   

9.
一、 再平衡势在必行 近几年,在谈及中国现行经济模式时,最高领导层反复使用了"不协调、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等表述.这看似与中国的成功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评述和现实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系统性抑制了私人消费.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并无益于消费和就业的改善,反而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日经济紧密合作背景下的经济摩擦 中国的和平崛起过程对中日两国来说本来应是"双赢"的过程,也是有利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日本经济复苏之间,主流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民、农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这是因为农业的根本地位,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有言,对于一种经济现象,一百位经济学家给出一百零一种经济解释。但对于中国经济现象,一百位经济学家给出同一种经济解释—不懂。巴里.诺顿先生是个例外,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以转型之笔诠释了中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时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功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充分认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已经是我们的时代主题,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中美经济失衡的发生是美国长期坚持美元霸权战略和经济过度虚拟化的结果.布雷顿体系解体后美国不断扩大美元的发行,造成对外贸易逆差;同时,大力推进经济虚拟化进程,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形成美元回流机制,再加上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滞后,最终形成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对此,中国应采取必要的对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严重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搞得一塌糊涂,美国经济只有1.8%的增长,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新兴经济体也都全面下滑: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5.3%,创下近十年来的历史低位.巴西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第一季度GDP年增长率仅为0.8%.南非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2.7%.世界经济全面下滑,中国经济也滑落到7.6%,而且微观企业大面积出现经营困难,企业信用大幅收缩,银行坏账率不断攀升,信用风险正在由点到面扩散开来.在这种背景下,要怎样判断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呢?  相似文献   

16.
许小年 《新金融》2012,(6):11-13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和企业没有感受到压力,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根基,反而使政府借势延伸,市场机制则被迫后退.政府的巨额投资使产能过剩问题突显出来.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民营经济的作用.产权保护是重振民营经济的重要和必要前提.历史也证明,若没有私人产权的保护,就不会有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也不会有持续不断的革命性的创新.我国产权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应予以正视并加以改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给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科技、文化、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普遍现象和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生产和市场变得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就融入了这个一体化的格局,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特征开始展开论述,谈谈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经济增长非常迅速.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状况运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记者: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成长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不久前你主持翻译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的出版发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因此,请你谈谈<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中国经济问题会变得如此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