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转折点”是什么?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返乡潮”、 “技工荒”、“涨薪潮”经济现象是否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这一阶段?本文基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相关理论,针对我国出现刘易斯转折点问题涉及到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了学者们在该领域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并对其争议做简要的评述,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呈企稳回升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了后金融危机的"民工荒"。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1年,并很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常态。"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但标志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市民化是有效缓解"民工荒"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的主题“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民工荒现象引出的民工的待遇问题,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民工价值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机会。将民工短缺问题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联系起来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大涨,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但是,受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影响到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时,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导致了民工荒现象。本文将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民工荒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的市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了伟大的能量。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民工潮"亦浩浩荡荡,令世人羡慕。可是随着近几年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即所谓"民工荒","无限劳动力供给"优势受到了很大质疑,更有人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出现"的论断。"刘易斯拐点"真的出现了吗?引发"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民工荒"现象?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这一理论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却遇到了“民工荒”现实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出发,在对农民工进城打工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我国由“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增加农民工收入和减少其成本方面探讨解决目前“民工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日益凸现,这对浙江的对外来劳动力依赖性较大的块状经济影响尤为重大。这一现象背后有经济待遇的不平等,劳资关系的紧张,政府管理的不力,农民工自身观念的变化,以及经济转型等诸多原因。本文通过对民工流动的利弊及其原因的分析希望找出块状经济之所以产生这一“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东南沿海珠三角、长二们地区出现“民工荒”,关于劳动力成本的话题就一直热度不减。今年,伴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帷幕,劳动力成本再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民工荒"问题愈演愈烈,且渐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之势。"民工荒"现象暴露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国内众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1.
崔艳艳  杨秉鹭 《中国外资》2012,(24):317-318
2004年春季,我国以东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突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的势头并没有减弱。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农业大国来说,发生"民工荒"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民工荒"的出现就很快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经济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它是中国制度、政策和历史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相似文献   

13.
孙静静  彭平平 《中国外资》2013,(12):254-255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焦点,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折射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失业。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的集中表现,对"大学生"与"农民工"以及"结构性失业"进行概念的界定,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时下,国内在流行一句话: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但今年发生的“民工荒”现象却不得不让人对其反思。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招工难。据载,深圳市保安区内最大的人才市场每天接受20至30家企业委托招工,有50%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民工荒等问题.民工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学术界看待中国刘易斯拐点存在争议,我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中国并持续一段时间,针对刘易斯拐点到来以后劳动力不足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从国情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增长30年以来的第一次劳动力短缺,出现于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在那以后,这一现象不仪没有消失或缓解,反而蔓延到中的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李华青 《中国金融》2006,(12):38-39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当其时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社会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事件的普遍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等现象表明,靠消耗资源、毁坏环境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实现的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国家倡导的绿色GDP增长给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促进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特别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人口红利即将枯竭,中国何以面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中国社科院发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国劳  相似文献   

19.
农村出现“八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部分农村出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青壮打工全在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挣钱成"时尚"。据某省对全省40个县5万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有2.6万人前往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其中青壮年农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劳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成为整个社会人口动态的重要标志.尤其是20世纪的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富余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进而出现了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而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是流入这种民工潮的前沿阵地,这一地区为外省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外地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劳动力也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004年以来,这种人头攒动的"民工潮"局面被改变了,全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等地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民工短缺的现象,而且尤以珠三角表现得更为严重.而与此同时,一些原来的民工输出地则出现了反常的民工回流现象.据估计,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缺口可能达到200万人.据劳动力市场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民工荒"其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简单重复型劳动力的"招工难",另一种则是熟练工、技术工人的紧缺.企业用工告急,仅东莞缺乏熟练技术工人30万.为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