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几年,我们一些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大打价格战,低价竞销,自相残杀.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些国内企业,在参加海外项目的招标时,对准的目标不是国外参加竞争的企业,而是国内的同行,宁可谁都不中标,也不能让你中标.有的企业新开拓了国际市场,另外一些同行业的企业也拼命挤进去,专门挖国内同行的墙脚.价格降到双方都无利可图,打得两败俱伤,结果不是退出这个市场,就是被人家反倾销.这种恶性竞争在某些海外市场、某些产品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他大声疾呼:国内企业要以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为重,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要发挥团队精神,千万不要再干那些令国人痛心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2.
张佳兴 《商》2013,(18):283-284
外国快递企业争相进入、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国内快递企业也迎来了更多强劲有力的对手。在此情况下,我国快递市场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先总结了我国快递市场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外资企业在进驻国内市场时如何选择投资方式,国内快递企业如何应对,并根据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至今我国快递市场绩效水平做出实证分析,得到了外资进驻对我国快递行业整体发展具有促进效果的结论;竞争加剧使我国企业不得不正确面对外资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带来的影响,从而积极选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一旦“复关”,将促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航运企业在国内市场就面临国际竞争,在失去部分国内市场后,不得不更多地开拓国际市场,谋求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市场份额。事实上,这种影响在“复关”过程中已经发生,使航运企业经营行为更加国际化。 经营问题,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航运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运输市场环境变化对航运企业经营的影响可以从运输收入和运输成本两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郑光荣 《品牌》2005,(12):26-26
<正> 随着我国电气行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品牌日益成为开启市场之门的钥匙。世界电气设备制造商们正在加速进入中国的电气工业这个诱人的市场,成为中国电气设备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国外知名企业源源不断的涌入让国内市场更加风起云涌。面对如此竞争激烈、举步维艰的大环境,对国内电气企业来讲,产品质量的革新势在必行。中国是个市场大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高效充分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视角,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可达性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加剧了国内中间品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降低了国内中间品的相对价格,由此产生的中间品替代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市场可达性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边际作用效果,随着企业上游度、中间品单位价值重量、市场势力等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动态分解显示,市场可达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贸易方式的转变,吸引一般贸易企业的进入,进而驱动城市层面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攀升。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企业中间品投入的“国产化”替代,可以有效降低对国际要素市场的依赖,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空间上区分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时间上划分出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时期,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探索出口企业升级在两个市场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升级战略存在差异; 出口企业升级呈现出不同的市场演化路径,归纳为4类:市场稳定型、市场转换型、市场扩大型以及市场收缩型;市场演化路径会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企业遵从市场收缩型的演化路径是最好的选择,但相对于其他演化路径来说,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摩托车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出口数量剧增,但行业利润锐减,摩托车行业和出口企业面临不少问题.由于出口目标市场过度集中,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形象欠佳,加上出口市场秩序严重无序,导致价格竞争成为出口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是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摩托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要加强摩托车行业清理整顿;加速摩托车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施品牌战略,完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  程玲  刘晴 《财贸经济》2021,42(1):136-150
厘清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对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寻求广阔的国内市场化解国外需求冲击,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则有利于内需潜力的释放.为此,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融入Melitz(2003)模型,以考察其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检验了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迫使低效率企业以出口替代内销,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有利于出口企业增加国内销售比例,从而缓解出口对内销的替代.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是其重要的影响渠道之一.因此,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是助力中国出口企业实现内销转型,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断扩张的国内市场规模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为培育新型出口优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大国特色路径,但国内大市场一定能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吗?本文基于全球电子消费品行业1252家品牌企业的数据,采用规避“本地市场偏好”的国外市场份额客观度量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寻找中国电子消费品这一代表性行业的国内大市场影响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微观证据,研究发现:(1)伴随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本土企业贸易的本地市场偏好增强,国外市场份额下降;(2)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对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贡献度低,处于主要出口国的较末端水平;(3)中国国内市场扩张未能显著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这些证据意味着中国国内大市场仍是有待开发的出口优势的潜在源泉.原因在于,国内大市场要在规范有序与创新导向的市场环境、国内需求的国际化、消费者-生产商有效互动等条件下,才能转换为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据此,培育依托国内大市场的新型出口优势应注重国内大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孙伟  张文斌 《现代商业》2013,(32):46-46
营销策略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充分分析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行细分是确定目标市场,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市场细分的概念引入较早,但是在国内企业营销策略中却时常出现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市场细分现象。本文将对市场细分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市场细分的概念着重论述市场细分对营销策略制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