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供养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财政供养单位,二是财政供养人员。2006年新修订的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目前我国财政供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乡机构臃肿造成行政开支庞大;财政供养支出效率低,损失浪费严重;财政的整体供养水平低,供养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规范财政供养,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一直是制约镇级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机构编制是配备人员和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的"阀门",实施总量控制与精减机构是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纯牧业贫困旗。全旗总面积496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每平方公里仅有5.64人。截止2000年底财政供养人口为3,080人,每8.1个牧业人员负担1个公薪人员。财政供养人口负担在锡盟是最重的,在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财政供养,目前人数达4500多万之巨,也就是说平均28人养1个"吃皇粮的"。"吃饭财政"又成为政协大会上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据有关资料,我国历史上需要财政供养的人与普通百姓之比,两汉为1:945,唐朝为1:500,清朝康熙时期为1:9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1:600,1978年约为1:50,而目前却是1:28。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增长迅猛,是导致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的一个关键因素。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被"人头费"吃掉了。"按平均每人每年最少1万元工资标准计算,现有财政供养人员一年就需要财政供给工资开支4500亿元,占国家总财力的比例很大。财政供养人  相似文献   

5.
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据统计,全国共有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超过40万,拥有财务会计人员180万,年资金收支总额过万亿。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财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同级财政瞀执行审计中发现,地方为保证工资发放,对财政供养对象采取每月只拨工资,预算不安排任何公用经费,即使有少量的公务费在执行中也很难兑现。  相似文献   

7.
一、我区财政供养人员基本情况 据2002年亲统计,全区财政供养人员1,251,405人。 (一)、按财政预算级次划分:自治区本级占12.20%,盟市本级占16.80%,旗县级占71%。具体分级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园林事业单位筹资现状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园林事业单位工作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提供财政拨款和补助,往往占全部收入的多数。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城市绿化建设的增加,事业单位人员不断膨胀,经费需求日益扩大。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加剧了“吃饭财政”的困难状况,财政不堪重负,经费削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射阳县在村级三项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开设了村级三项资金专户。各镇按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在本镇信用社开设专户,专项核算村级三项资金收支情况:二是人员经费直发。对村干部报酬,分散供养五保户供养金由县财政直接打入个人工资卡,集中供养五保户由专户直拨至敬老院;三是严格预算管理。在支出拨付上严格按预算进行,非村级支出一律不予拨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贫困地区的财政状况十分困难,一些贫困县市财政连年赤字,各项工作举步艰难。但“赤字”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缺少活力,许多人想方设法挤入财政供养人员的行列,这造成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相当一部分是人头经费,解决“口粮”...  相似文献   

11.
县级财政保工资﹄措施亟待完善高福安我们在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地方为保证工资发放,对财政供养对象采取每月只拨工资,预算不安排任何公用经费,既使有少量的公务费在执行中也很难兑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情况更糟,每月拨工资采取分类排队,先老干、后教师...  相似文献   

12.
彬县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供养基数大,财源匮乏,收入增长缓慢。要改变财政困难的局面,须从改革入手,强化收入征管,加快财源建设。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3.
朝鲁 《内蒙古财会》1995,(10):31-33
苏木(乡)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财政税收工作的重点向基层转移.加强苏术(乡)级财政建设.已经摆到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太旗的财政状况是一个典型的“吃饭型”财政.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贫乏,收入基数小,加之财政供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个人增支政策以及物价涨幅过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对行政及部分事业单位收支实行统包统管的管理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财政供养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及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财政已不堪重负,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除以增加财政收入来适当解决支出需求外.改革支出管理办法,控制、压缩不合理的开支也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家实施分税制后,进一步调动了县、乡政府增收节支、当家理财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也出现了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债务包袱沉重、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资金调度困难等新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省财政厅从六个方面入手认真做好2002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一是强化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基础工作。调动部门当家理财、依法行政的积极性,使部门预算更加规范、合理。二是严格规范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合理界定财政供养范围,剔除不应由财政供养的单位、人员和开支项目,积极支持事业单位搞好体制改革和转轨改制,减少财政支出,规范预算管理。三是完善分类、分档和定额标准工作。在财力可能范围内,对行政政法部门某些支出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对事业单位在原来分类基础上,按工作性质和业务量,进一步划细档次,制定分档定额标准,使分类…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温江区财政对农村“五保”供养(含城镇古老供养)资金实行转移支付到各镇街。通过医疗资助参加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结合.解决医疗问题。根据“五保”户的意愿采取集中和散居两种方式进行供养.五保户得到了衣、食、住、医、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旗是国贫县之一,主体经济是农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生产规模小,后续财源不足,财政收入少。供养人员多。人均可用财力低,是靠上级财政补贴的“吃饭”财政。  相似文献   

19.
一.锡盟乡镇财政地位的定位 截止2001年末,全盟共有乡镇117个,所辖人口63.3万人,占全盟总人口的68.8%,其中农村人口47.5万人,占全盟总人口的51.6%。2001年,全盟乡镇地方财政总收入3,046万元,占全盟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23万元,占全盟一般预算收入的12.8%。乡镇财政供养人口1.2万人,占全盟财政供养人口总数的19.7%。  相似文献   

20.
“吃空饷”是指财政供给人员或组织,通过各种非法形式占用财政供养编制、套取财政工资津贴,造成财政资金流失的腐败行为。“吃空饷”是权力被公职人员滥用,或者说“吃空饷”得到了公权力的庇护,其不仅侵蚀公共财政,而且制约公务员队伍建设,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吃空饷”问题事关编制、财政、考核、问责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对症下药,防治“吃空饷”需从人事管理、责任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寻求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