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杨斌  钟升 《商场现代化》2007,(6):266-267
作为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可以促进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优化配置,银行业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转移信用风险以获得资本减让,巴塞尔协议Ⅰ和Ⅱ对此有着不同的监管规定。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在巴塞尔协议Ⅰ和Ⅱ框架下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的原理和效果,并对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及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兵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这种新的衍生工具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以其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其中尤以信用风险为要,近几年,信用风险的管理工具不断发展,其中信用衍生工具日益受到贷款者、投资者和衍生工具交易者等方面的重视。研究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和其他避险工具的比较,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特点及优势,并且就目前中国推出信用衍生工具的所面对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以用做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它在设计理念、交易规则和风险收益特性方面都与传统的衍生工具不同,这种新的衍生产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是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以一定的成本转移给其他的机构投资者,从而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解决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缺乏信用风险避险工具的问题,使信用衍生产品这一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军战 《商业时代》2007,(25):72-73
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迅速,其在转移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同时,又带来了其它的潜在风险。本文在探讨信用衍生工具优势的同时,又分析了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新问题。着重强调了信用衍生工具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其中涉及资本金要求以及会计披露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银行传统的信用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金融工程的发展对银行风险管理,特别是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新的信用衍生工具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使其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对于信用风险,银行持有信用暴露直至到期,只在出现问题贷款时才积极管理信用风险.而有了信用衍生工具就不一样,银行可以用新的方式积极拆散和管理风险,可以迅速改变其风险状况.随着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将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企业信用风险及管理的现状,并从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及信用衍生工具的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江涛 《商场现代化》2007,(23):370-372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衍生工具,20世纪末以来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特点,给出了违约过程与利率过程相互独立假设前提下的风险中性定价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用互换市场和利用信用违约互换工具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以提高其经营绩效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组织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状况,然后通过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分析,阐述了其对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信用风险引出信用衍生工具这一概念,并对我国不良贷款现状进行深入的成因分析,然后比较了国内外采用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在我国应大力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4.
Credit Default Swaps,即CDS,被称为信用违约互换,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信用衍生工具,在不同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广泛采用。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CreditMetrics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并且通过它的商贷VaR计算结果基础上,进行了CDS定价的探讨,最后通过单笔贷款为实例,来说明它在CDS定价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作为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的信用衍生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Credit Metrics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在应用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商业银行贷款的VaR基础上探讨CDS的定价问题。以单笔贷款为例来说明该模型探讨CDS定价实际运用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提高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Credit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atRisk)理论等为依据,以信用评级为基础,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倩 《商业时代》2008,(7):34-36,42
信用衍生产品因为可以单独分离交易信用风险、显著增强信用风险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由此在国际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欢迎.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例如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个主要产品的设计原理、收益和风险以及债务抵押债券在美国次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我国学者深入了解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避潜在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各保险公司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规模均较小,2010年底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触产品为保险公司发展信用保险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国内信用保险市场的现状、保险公司发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市场空间、可行性和面临的挑战几个方面,阐述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于信用保险市场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用衍生品是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工具,而信用风险定价理论是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理论定价依据。本文对信用风险的定价理论分结构模型和密度模型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北方经贸》2015,(4):153-155
信用衍生产品是分离、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的统称,其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参与者类型丰富.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改革,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启示是:继续坚持加强市场监管与业务规范;简单产品具有生命力;严格控制杠杆率;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和配套机制;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息集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