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可回售债券数量逐年增加,回售违约的情况也越发严重。文章以"15金鸿债"为案例,从财务数据、经营决策、Z-Score模型、KMV模型四个方面,探讨回售违约预警信号。研究发现财务数据不理想、Z-Score值在破产区间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最直接的证明;同时企业做出不合理的经营决策使得流动性不足将加大回售违约的可能性;最后,违约距离缩小从市场层面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田雨瑾 《现代商业》2024,(2):159-162
在我国,信用债券已成为各类资管产品重要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到重要作用。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债发行主体承受与日俱增的资金循环压力,我国信用债券违约逐步进入常态化。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适用,大多资管产品已完成净值化转型。在信用债券违约的常态化背景下,相关资管产品破净事件必然也层出不穷。对违约的信用债进行合理合法、公允公正的估值,能起到计量风险、提供合理参考收益和呈现真实业绩成果的重要作用,对于资管产品发行方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丹凤 《中国商论》2024,(6):100-103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打破刚兑,众多违约事件频发。学术界对债券违约的研究日趋增多,目前已形成基本研究框架,但由于违约债券市场交易量少、数据获取较难,对违约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难度大,对违约债券的市场出清带来阻碍。对此,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借助CiteSpace和知网自带的计量工具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发文量、聚类情况、关键词共现频次、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和研究演化路径知识图谱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我国债券违约的研究内容和现状,探讨市场化交易的意义及未来研究趋势方向。本文旨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违约后续处理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为后续拓展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4.
《商》2016,(5)
2014年3月,以ST超日实质违约事件为伊始,直至2015年底,陆续发生了多起债务违约事件,如具有代表性的天威违约成为首例央企债务违约。这一列实质违约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债市刚兑时代的结束。刚兑的全面打破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本文以债券违约事件的全面爆发为切入点,分析了刚兑打破这一系统性转变会对债券市场各方参与者,如债券市场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评级机构、发债主体等,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于市政建设融资的债券一般被认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但由于这种债券类型繁多,地方政府对其所承担的偿还义务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信用风险也不应一概而论。在市政债券的发源地美国,就发生过由于地方政府偿付责任不清晰、融资决策不科学而导致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的案例。例如,2010年的拉斯维加斯单轨电车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就以其巨大的违约损失而成为美国近50年来最具影响的市政债违约事件。探究该案例的始末可为同类债券的风险处置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年来,我国债券的发行数量和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加,交易也日趋活跃。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应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识别和分摊能力还相对较弱。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债券违约进行研究,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近年评级、评级调降以及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影响原因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债券的发行主体对债券违约风险有预先的判断,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降低债券违约事件的概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提高对于债券违约风险的关注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发的债券违约事件不仅使投资者损失惨重,还会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对其他市场主体造成影响。文章通过对信用债违约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同行业发生信用债违约时,非违约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降低,证实了信用风险的传染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信用债违约的传染风险对同行业非违约民企影响更大。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是信用债违约影响同行业非违约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渠道之一。信用债违约使得银行等金融主体降低了对同行业企业的融资额度,企业融资约束上升,风险承担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罗维 《商》2014,(13):158-158
3月5日,超日债券成为国内第一例违约的公司债券,或将成为一直隐而不发的信用风险爆发的导火索。本文将从财务报表分析超日债券违约的原因,并探讨为什么第一例债券违约事件会发生在民营企业和其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刚性兑付”被打破后,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开始突显,企业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并且频发于传统性周期行业。本文选取高评级国有企业华晨集团债券违约事件进行案例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华晨集团债券发生违约的成因,并根据在成因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的建议。为进一步丰富案例研究样本,完善债券违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项目中,审计工作显得十分必要,既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降低企业风险,也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本文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指出了债券融资项目审计的重要意义。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风险,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可转换债券融资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股市风险过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可转换债券是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共同愿望。从筹资者、投资者、政府、三方的角度出发分析可转换债券发展动因。并就目前我国发展可转换债券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债券违约事件屡见不鲜且愈演愈烈,鉴于此,该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债券信用等级评估模型,以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的主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预测出债券发行主体是否会违约以及违约的概率,再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最后运用K-means算法将债券样本划分为9类。检验发现,该模型的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情况,对帮助投资者识别违约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具有违约风险。本文,我们将借鉴韩立岩在2003年使用的方法,运用KMV模型,通过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对福建省发行债券的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黄焕辉 《商》2014,(20):97-99
市政债券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自09年正式发行以来将面临第一个还债高峰期。文章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违约风险大小,通过分析市政债券的风险因素,建立KMV模型,计算债券发行时的违约距离,估计市政债券发行的合理规模。并以广东省东源县为例实证分析市政债券发行中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为了预防市场参与者发生信用风险,文章通过对已经发生违约的超日债券进行分析,总结定价模型和设计信用违约互换合约。  相似文献   

16.
陈智  杨亚光 《商业会计》2023,(11):100-103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防范债券违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和风险防范系统,在防范企业债券违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永煤集团债务违约事件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了其对债务违约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已经发生多家发行主体债券违约事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合理安排债券融资结构、合理选择债券融资市场和债券产品、降低债券融资利率和控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已是摆在企业融资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W公司债券融资的案例,将债券融资与公司财务风险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在如何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提升信用评级、合理拓展债券融资渠道、规避财务风险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宏观经济和债券违约企业进行了剖析,引起违约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下行导致的强周期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恶化,经营不善导致的盈利能力持续低下,融资能力下降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过度投资导致的杠杆率过高,管理层不稳定,实际控制人突发状况等。通过量化手段建立起一整套基于财务变动、宏观经济趋势、行业走势、内评结果以及突发舆情事件为基础的量化预警模型。提出的模型考虑发债企业风险状况综合评定、财务指标异动、债券收益率和股票价格等市场异常情况、违约预警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并利用该预警模型从地区、评级、行业及个体等多个维度对未来债券违约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12年到2013年的数据,利用"事件分析法"根据信用评级调整前后相关债券的超额收益与信用评级的下调情况,实证研究"债券信用评级下调"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发现债券价格的变化与"债券信用评级下调"无关,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是一种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的组合金融工具,它使投资者仅承担有限的风险而享受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众多好处,因而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备受投资者的青睐。自中纺机1993推出瑞士法郎可转换债券以来,在配股遭到投资者拒绝的市场背景下,发行可转换债券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