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陈梅 《商场现代化》2009,(31):112-112
为进一步做好和规范我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提高资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针对我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资助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构建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资助管理相关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集成化。  相似文献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本质属性.在我国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下,高校应以资助的公平与效率为原则确立发展性资助理念以实现资助的可持续有效发展,同时多举措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国家、社会和学校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高校的资助管理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者所必须改革、创新的课题。同时,也是实施"人才强国"的最有力保障。通过对民办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对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转让集锦》2008,(2):93-94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趋严重,而现行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资助的供给分配矛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学生为本;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各类资助资源;加大资助力度等具有操作性、效果显著的资助体系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许芸 《中国市场》2013,(17):86-8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的财务管理是高校资助工作势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现状,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完善资助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勤工助学发展式资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羽 《北方经贸》2010,(5):135-137
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我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贷、困、补、减、免”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取的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更好解决学生的困难,应该建立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精确性不足,信息化程度较低以及忽视学生的精神资助等问题。高校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学习型资助管理机构,构建完善的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平台,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性,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从而使国家资助政策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资助体系的不断发展,家庭困难学生受到了各方的资助,解决了求学的后顾之忧,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工作也应不再简单地进行"经济资助"而应进行综合的资助。因此,关于高校困难学生成才教育的研究对社会、国家及学生本人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极其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日益完善和丰富,高校资助助困育人的功能与经济帮扶的功能也同等重要起来,高校应创新资助育人的理念,坚持以"德学"思想为引导,科学地利用现有的新资源,加大加强助困与育人的功能,使它们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生资助政策已实施多年,现今学生资助工作已由传统的经济资助逐步转为资助育人工作。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克服负性心理情绪、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为维护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历来重视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了骗取资助、依赖资助、怨恨社会等不和谐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资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解决资助工作中的诸多弊端,更好的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娟 《中国市场》2014,(18):164-165
本文结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贷款贷后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全面、深入做好高校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对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国家资助工作良性发展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与一般高校学生相比,在物质精神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影响学业的正常开展。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帮扶,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举措,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具有重大意义。这就对高资助帮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精准扶贫视域,结合我国目前高校资助帮扶工作现状及问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将精准扶贫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及对策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国高校资助贫困生的一项基本政策,而目前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却存在着贫困生身份难以界定、经济困难的学生多,国家专项资金名额少、还贷率不近人意等诸多问题。只有帮助贫困生转变观念,采取经济救助与精神助贫等相结合,建立健全法制约束体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信用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生的压力,提高贫困生救助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作为各项扶贫工作的重点,在高校资助育人中也有体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扶贫工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然迎来新挑战。而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深化到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无疑是面对挑战的新思路。通过对长春市8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贫困县进行入户走访,对资助管理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困难等级认定制度缺陷、重物质轻精神、资金来源较少等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思想教育、社会参与的对策,助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殿堂。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制定实施了许多旨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政策和措施,地方高校应结合相关资助政策和措施,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方面,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和构建大学生资助机制和体系,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经过多年探索,在物质帮扶上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三层相辅的模式,在扶志教育上形成了"诚信、感恩、奉献"三环相融,"学业、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与成才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成才引导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历来受到党、政府和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浙江工商大学现有在校大学生18000余人,一、二本的学生13169多人,其中经济困难学生约10%左右,接近2000人,学校在深入调查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扩大勤工助学渠道,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学校其他各种资助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奖学金等措施,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通过自立精神的培养,加强责任心和自信心教育等途径,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立了"奖、助、贷、补、减、免"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多元资助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大学生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对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内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发展趋势来看,仅有物质资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资助的育人功能,但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观念落后、主题局限、方式单一等问题,从破解资助育人难题的角度出发,文章阐述了"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通过挖掘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将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受助的思政工作,给予受助学生更多的帮助,提高素质,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日前,精准资助已成为高校关注的新重点,高校精准资助的目的是让真正贫困的学生能有效得到经济上的帮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真正让国家资助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学业保驾护航。目前,国家资助体系日臻完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贫困生的精确认定等,通过精准资助,能弥补资助体系的不足,更有效帮助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加大对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各高校在开展此项资助工作的同时,面临各种困难,受资助生评选办法亟待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防止过度资助和无资助现象的发生,确保各项资助的公平合理,需要从事学生工作部门的人员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