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内河船舶避碰技术中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关键应用,它在船舶航行和避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了解AIS自动避碰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内河船舶避碰技术中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首先,AIS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能够探测目标并提供实时的船舶信息,帮助船舶及时了解周围环境,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其次,AIS在海上搜寻和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船舶位置和状态信息,协助救援行动。在船舶自动避碰系统中,AIS可通过获取避碰信息,实现船舶的避让行动。因此,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升船舶的避碰认知能力,改进海事通信功能,并为避让行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仙水 《市场周刊》2020,(15):0192-0192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进步,近年来,我国航海领域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航海贸易依然存在诸多隐患,特别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触礁碰撞事故的概率依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则涉及方方面面,鉴于此,作为航海领域相关技术人员,非常有必要围绕船舶避碰事故技术展开研究与分析,致力于新的航海技术在船舶避碰自动化中的运用与发展,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保证船员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文章对新的航海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船舶避碰自动化研究现状,分析了船舶避碰自动化问题,并结合当前船舶避碰自动化技术现状,就船舶避碰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海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避碰自动化成为航运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航海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船舶避碰自动化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和潜在风险。特别关注了AIS技术、海图信息数字化技术及北斗导航技术在船舶避碰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影响。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旨在提供对船舶避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全面理解,为未来的航海安全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船舶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船舶避碰自动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并介绍一系列新航海技术的功能与应用状况,如AIS技术、监测报警、海图信息数字化技术等。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促进船舶自动化水平提升,使避碰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确保船舶航行的稳定与安全,为国际间贸易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日趋成熟的“单人船桥”构想——即在船舶的中央工作站只由一名值班人员来执行船舶导航、海上监视和避碰等综合任务的构想,正在进一步刺激以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为特征的综合船桥的迅猛发展。这一热潮的重要标志是一项称为“大西洋和北海ECDIS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6.
《船舶经济贸易》2005,(4):24-25
1.船舶保险定义 船舶保险以不同类型的船舶(非军事船舶)为保险对象,当其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及因某些人为因素受损时,由保险人依据保单承保风险对损失负责赔偿。  相似文献   

7.
为直观反映船舶航行的碰撞风险,根据数据挖掘技术和航运交通特征理论,引入AIS数据的多种属性,改进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航运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将航运交通特征分为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船型、位置、速度、航向等船舶特征数据,计算碰撞风险系数。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较高的船舶交通流量和密度,夜晚时段船舶的碰撞风险显著高于白天时段,碰撞风险最高的船型为油轮和货船。因此,建议针对这2种高风险船型设置更严格的限速和通行提示,以确保内河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雾航笛(船笛)对船舶安全航行的作用非常大,尽管现代船舶装备了无线电通讯、导航等先进设备,但是传统的号笛、号灯对船舶安全航行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它是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系统所不能代替的。早在上个世纪初世界主要海运国家就讨论制定了第一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经过以后的多次修订形成了现行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该规则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船舶号笛、号灯的特性及其信号编码,它的各项条款,各种术语,各类灯号与声号的产生和变化,都来源于海上避  相似文献   

9.
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ritime Autonomous Surface Ships,MASS)是智能航海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自主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环保及经济高效等是智能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全面把握当前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研究现状,对海上自主水面船舶所采用的船舶感知、船舶避碰决策和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剖析,同时指出自主水面船舶的商用进程,对当前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的关键技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船舶建造保险 船舶建造保险是承保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造成的物质损失、费用和责任的保险。属于船舶保险的一种。简称“造船险”。国际保险市场上称其为“造船人风险保险”。同时,此种保险又兼有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保赔保险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NIST)已拨款200万美元给该国的FarSounder公司,以用于其承担研发一种远程高速导航和避碰声纳系统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最近,IMO(国际海事组织)的MSC(海上安全委员会)已通过了一项新的国际标准和建议实施规则.这就是对船舶事故或船舶事件进行安全调查的“事故调查规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航海事业也迎来了巅峰,我国的造船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船舶发生事故的频率却没有因为技术的提高而降低,反而还出现上升的趋势,造成事故意外发生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以人为因素造成碰撞事故的占很大比例,由于人为不当操纵船舶造成的后果也是特别严重,这不得不引起航海者的重视。为了保障航运业的安全有序发展,需尽早杜绝这种可控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上现有的倒车防碰雷达的基础土,增加了一种在车辆倒车到一个设定的安全距离时自动启动气路驻车制动的装置,在本单位实际运用到大型半挂车、重型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等采取气路驻车制动的车辆上,以减少驾驶员后视线不清和来不及反应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且自动刹车制动装置未改变车辆的主车制动功能,不会影响整车安全性,结构与安装简捷。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国际和国内绿色航运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国航运、造船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中国船级社fCCS)自“十一五”启动“绿色船舶计划”(G-VCBP)以来,相继推出了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验证指南》、《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内河绿色船舶规范》、《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等技术文件,研究开发了“营运船舶能效管理和运行系统”和“船舶能耗分布计算分析软件”等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统计,船舶火灾事故中约有80%的事故是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此外,由于对船上消防设施和灭火器具维护保养、试验、检查不当(甚至没有开展这方面工作),监督管理不力以及船员缺乏必要的消防培训和演习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船舶失火时,灭火  相似文献   

17.
张素 《商》2013,(13):286-287
海上运输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船舶碰撞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海上运输中时常发生,不可避免。本文拟从船舶碰撞的概念与定性、船舶碰撞领域的法律冲突、船舶碰撞的法律选择三个方面加以探讨,通过分析船舶碰撞法律适用的传统系属之利弊,以及最新理论的引入,试图为船舶碰撞的法律适用找到更加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准确、快速地实现各类船舶目标检测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护领土安全、加强水域资源监管的基础。红外成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及卫星遥感等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船舶检测提供了丰富的图像数据,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介绍了船舶目标检测的过程,从基于传统图像处理技术的船舶目标检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目标检测两方面总结并分析了现有船舶目标检测方法,讨论了相关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航行安全,远洋船舶需要装载一定量的压载水来维持船舶必要的吃水,同时,船舶空载时为防止船首遭受砰击和螺旋桨空转也需要装载一定的压载水,而当船舶装载货物时,就需要将压载水排出空出吨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转运100亿吨压载水,已被确认约有500种生物物种是由压载水传播入侵的。压载水随意排放可能带来的生物入侵和生态灾难,已经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船舶经济贸易》2013,(2):36-38
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以及“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被纳入MARPOL公约附则Ⅵ,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预计未来能源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且将有更多的船舶废气排放法规出台。为此,业内出现了不少节能减排的船舶设计方案。通过模型研究,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及效果可被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