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政府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主体之一的民营企业,研究其企业家行为与政府政策将有助于其实现转型。政府的政策趋向与资源再分配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营企业家行为选择和民营企业发展去向。本文确定了民营企业家行为方式的种类,并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政策对民营企业家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民营企业家与政府建立恰当的政治关系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但民营企业的一些雇佣行为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拖欠工资、劳动强度过高,以及缺乏基本福利保障等。实际上,不同的民营企业在雇佣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别。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决策机制的中心,他们的社会身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从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出发解释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包括政治身份、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对其雇佣行为(雇佣规模、员工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拥有社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水平更高;拥有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更高;拥有或未拥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具有社会身份的企业家可能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雇佣行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经济发展;在民营企业基本福利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比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家更有约束力。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民营企业员工规模、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差异的原因有重要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商会作为典型的社会网络组织,能够通过企业家商会任职的方式对企业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家(董事长或CEO)商会任职与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家商会任职会促使民营企业从事连续慈善捐赠活动且捐赠规模更大,而且企业家任职商会种类越多,这一促进效应越明显;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企业家兼职较少以及非国有企业等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中,企业家商会任职对连续慈善捐赠行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企业家在工商联或行业协会、国家级或市县级及以下商会中担任关键职位,更可能进行连续慈善捐赠且捐赠规模更大。渠道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家商会任职通过将商会会规和宗旨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维护企业声誉两个渠道促进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企业家商会关系网络对民营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的积极影响,提供了企业非功利性连续慈善捐赠行为驱动机制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我国商会组织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吉利集团和横店集团为案例,分析企业家制度能力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家制度能力是民营企业家实施制度创新并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能力依托。企业家外部制度能力通过突破规制性制度壁垒为民营企业获取规制合法性,企业家内部制度能力通过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职能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两者共同促进民营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民营企业家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忽略了民营企业家社会出身的印记效应及其社会地位感知的影响。本文基于第11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民营企业家农民出身以及社会地位感知差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具有更强的亲社会行为。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由于依赖他人及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来获取帮助,以及因为共情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进而产生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男性民营企业家以及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高的民营企业家更能促进该效应。此外,当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社会地位感知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并且社会地位感知越高也有助于强化农民出身与亲社会行为的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民营企业家的农民出身以及社会地位感知有助于增进企业亲社会行为实践,对相关部门鼓励民营企业家进行亲社会行为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通过策略性运用媒体呈现等印象管理手段来塑造公众形象,可以为其获取认知合法性,进而影响企业形象、声誉和市场绩效。企业家公众形象是企业家、媒体与公众三者互动而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者共同嵌入的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述。本文通过质、量两种路径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公众形象,归纳了理念、能力、行为三个方面的九个特征维度,并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形象与媒体呈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慈善的制度动机和市场转型理论,采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捐赠相关的经验证据,探讨中国新兴市场中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而后,进一步讨论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变迁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改革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因"主动配合"或"被动选择"而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2)有着天然的政治关联和政治合法性、拥有垄断或优势市场地位、面临来自地方政府层面压力较小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在公司慈善捐赠方面所带来的"制度红利";(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具备足够政治合法性的民营企业可能在制度动机和政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得不"主动配合"捐赠,"被动选择"政治性慈善行为以"购买"制度环境的稳定性或寻求庇护。  相似文献   

8.
翁欣  陈晓 《技术经济》2021,40(2):86-94
本文检验了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与企业发展路径的关系,企业是选择做大规模还是提高效益?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借助参政议政这种战略资源,企业规模首先实现快速扩张,总收入有显著增长,而反映企业变强的效益指标,则在规模扩张两年之后显著超过对比组,其中国家级政治身份样本显著.本文深化了对中国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实证研究,发现了中国民企借助参政议政等资源,通过规模的快速扩张实现盈利能力增强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9.
黄送钦  何晓斌  高皓 《经济学报》2021,8(4):116-152
如何在政府和企业间关系中寻找一个适宜状态,实现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整合,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第12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对企业新增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对企业新增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民营企业新增投资水平,在使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高民营企业家地位和完善企业治理制度,进而促进了企业新增投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相对而言,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无政治联系和未能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企业中,"企业家+官员"合作建策在企业投资行为中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合作建策能为企业获取更高质量的政务环境,说明合作建策也对增强政府行政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增强政府官员与民营企业家的信息互通,提高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共商地方事宜"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本文的研究从一种战略整合的视角考察了政企合作建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政治关系对企业投资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拓展了以市场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为企业进行"二元"战略互动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官员更替的视角,本文检验了宏观政治环境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市委书记更替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非更替年份,官员更替年份企业的风险承担更大,且这种作用不会提前或滞后。同时,更替的效应会因官员特征如来源、籍贯以及外部环境如产权保护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能够显著弱化官员更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已经指出利益相关者会影响制度创业过程,但缺少对这一影响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阐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制度创业研究的3个理论基础要素——场域、资源和合法性,并从这3个要素出发了阐释了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制度创业过程的。研究结论对于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制度创业者如何借助相关策略获取资源和合法性具有一定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Applying an approach of neo‐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company holding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Finland in the longer term.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genealogy of the institutional forms of these holdings, the diffusion, adop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se forms, and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new forms and the political de‐legitimation of earlier forms. For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dividual tailoring of institutional forms offers flexibility but increases complexity. For practi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pany form may too easily marginalize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forms such as co‐operatives, associations, and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的地方政府是否面临着深刻的合法性危机?本研究假定影响地方政府合法性的因素主要有4个:政府服务绩效、制度的公正性、传统文化中的威权主义观念以及制度创新。文章根据在实地调研中收集的10省20个乡镇的资料数据,就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及其来源进行实证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公推直选制度的实施,比较明显地提高了民众对基层政府的支持和信任,但其他类型的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合法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服务绩效、制度的公正性和威权主义观念对政府的合法性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公推直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镇政府合法性的生成机制。根据分析结果,作者就地方政府如何克服合法性危机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滥觞于内生性能源、资源的刚性约束和外源性的政治竞争与安全压力,国际社会潜在的丛林竞争规则,大国兴衰沉浮的历史经验警示,和平崛起战略的顺利实现与否势必首先寄望于国内市场经济导向型改革与体制转型战略的成败。为增长而竞争的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成为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它有助于增进转型初期的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在晚近荣辱浮沉的历史湍流中,在沉淀了师从苏俄与欧美发展模式的喧嚣之后,必须注意防范现有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制度性痼疾。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宪政转型不能是邯郸学步式的凌空虚蹈,考量东亚的国家规模、社会传统与发展共性,权衡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经济、制度、文化与意识形态,运用法治规则一市场机制,培育柔性威权一善治和谐社会的国家也许是较为现实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创企业成长的组织合法性获取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创企业的成长问题是创业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新创企业的先天性劣势使得其死亡率远高于老企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组织的合法性.合法性来源于社会化的制度结构,是一种能够帮助新创企业接近和动员所需其他资源的资源.新创企业要想快速的成长,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资源;要想拥有所需的这些资源.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合法性.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如何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来获取组织合法性是其快速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问题。通过对战略联盟内部合法性、外部合法性概念、作用的阐述,构建了一个整合框架,进而分析了企业特征、环境特征对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基于制度理论的战略联盟研究,为国际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尤其是为新兴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整合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on embryonic stem cells has elicited much public and political debate. By promoting the use of the Instrumental Valuation Principle, it is argued here that institutionalists can offer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that ensures that the debate on stem cell research is informed by the instrumental use of knowledge and that it is not controlled by upper-level hegemonic powers. Our contention is that the first decade following the initial harvesting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1998-2008)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characterized by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responses that created a non-deliberative environment that hindered the process of instrumental valuation of stem cell research.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limited corporate involvement are favorable toward a democratic discuss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stem cell research, but this will require overt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elites' attempts to control the creation and flow of instrumental knowledge on stem cel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合法性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合法性是由广大民众给予积极社会支持与认可的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化是一个政党获得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社会价值体系又是意识形态最直接的体现。党在新时期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这对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信仰方面权威,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an alliance between a public utility company and a consortium of Associations upholding consumer rights.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developing means in order to help customers with very low income in a collection situation by suggesting payment arrangements that would take account of their financial situ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a way to increase the capacities of organizations and to apply leverage to existing resources so as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by pooling together resources, skills and knowledge. We examine the making of this social innovation through the arrangements taking in thre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cognitive, normative and regulative. 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the agreement was based on recombining the values of fairness and solidarity.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as rooted in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access to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xpertise of actors. The agreement moved beyond the experimental framework when it was diffused as a newly learned procedure which became an organizational rout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