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刍议集群产业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集群产业优势构成的四个维度,分别阐述其内涵及其对区域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并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品牌为例,分析产业优势各维度对其区域品牌形成的作用,以期从新的视角丰富我国对区域品牌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集群品牌是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构建中存在“搭便车”、“劣币驱逐良币”及集群升级风险等阻碍集群发展的因素,集群品牌建设需要政府行为介入与支持.文章借鉴国外产业集群品牌构建中的政府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应当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健全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营造有序、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来推动产业集群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现代农民依托自然禀赋优势持续创新创业的过程。本文基于苏南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鼓励农民敢于创业,积极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培养企业行动超前意识;挖掘农村自然禀赋优势,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第三方电商平台融资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打造区域与企业品牌,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政府引导扶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电商生态系统,形成双链互动。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哲 《商业时代》2007,(21):96-97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集中表现。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思路。打造区域品牌,应依托产业集群特色,科学地规划,明确区域定位,打造品牌集群,形成区域品牌经济。  相似文献   

5.
黄山松  余恩荣 《商业研究》2005,(15):134-136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量。其形成与发展在于外部经济的循环作用,以集群优势集聚经济效益而向产业关联延伸。植入型和原生型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各具差异与特色。对植入型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培育我国产业集群必须构建“集群文化”,使之能更好创造人文环境,形成产业“集群中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有关概念的梳理,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有关电子商务园区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形成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四大动因:寻求企业内外部规模经济、区域产业特色和品牌提升、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并对这四大动因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群效应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 《中国市场》2010,(3):62-64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日趋显现。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产业,其产业集群模式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其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以物流产业集群的效应为出发点,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钻石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认为利用产业集群在成本、效率、合作、品牌和区域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用新兴的产业集群统筹产业的重组、整合、转移和创新,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是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庆富 《中国市场》2007,(48):14-15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本文讨论了纵向合作创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区域品牌的优势,研究了创新效应和产业集群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产业集群品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建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对策、建议。认为构建产业集群品牌时,应由龙头企业创品牌,培育集群区位品牌文化,加强区域政府的指导与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集群企业技术升级,最终大大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cluster” is a more useful unit of analysis than “nation” in innovation studies. Clust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terconnected organizations, shared resources and frequent knowledge flows. Within national boundaries, multiple clusters with different relative advantages may coexist, and exhibit very different innovation patterns. Yet, in studies of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re remains little attention on cluster-based advantages, and how these advantages generate distinct patterns of innovation. To bridge this gap,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ffusion patterns of nanotechnology in two Chinese clusters—Beijing and Shanghai. With different relative advantages, the diffusion of nanotechnology has been oriented by different levels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forces in the two Chinese clusters. This study applies the Bass Model to quantify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forc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ant diffusion patterns of nanotechnology in the two clusters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Supplementary qualitative data is also provided to show how Chinese scientists perceive their relative advantages in different cluster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cientists of emerging economies favor the learning-by-doing principle while utilizing extern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取得惊人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零售商也成为自有品牌战略实施的生力军。由于经营模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网络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战略实践与超市、百货等传统零售商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自有品牌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商品组合设计、商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网络零售商选择的自有品牌成长路径大都属于产品研发能力主导型,自有品牌市场定位以高性价比和时尚创新为主,商品组合具有“宽而深”或“窄而深”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浙江纺织工业拥有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人力资源、体制机制等优势,也存在要素供给、自主品牌、企业经营、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劣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行业管理,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联动,打造和提升区域、行业品牌,大力发展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优化国际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互联网+”环境下社群经济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带来的变革和创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社群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进而提出了基于社群经济的“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C2B商业模式,并从价值主张、核心资源、运作流程以及盈利模式等四个方面对该商业模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类典型的应用案例分析了该商业模式的实际应用前景。最后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和政府部门等角度提出了实施该商业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值创造能力和升级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与其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状态及制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和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正逐步从通过外部拉动转向从集群内部挖掘升级潜力。但目前对内部升级途径的研究往往从某个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升级的几个因素,缺乏对集群内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完整的阐述和论证。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研究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四个内在动力要素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知识网络;接着分析了集群动力要素间互动以促进集群升级的知识更新机制;进而构建了知识网络中四个动力要素在知识更新中发挥作用的“四力”模型及作用机制;最后,以浙江余姚灯具产业集群为例对模型作了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生产型服务机构及政府机构等集群知识网络要素的作用发挥及其匹配是集群顺利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赣南脐橙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农产品之间的竟争归根结底是品牌之间的竟争,故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迫在眉睫。农产品区域品牌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西赣州素有"世界橙乡"之称,是全世界最大的脐橙主产区。本文就以江西赣南脐橙为例,详细阐述了赣南脐橙的现状及其所具有品牌特征,以SWOT为分析方法,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强化提升其区域品牌的策略,旨在提高赣南脐橙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rand competitiveness in an environment of uncertainty caused by exogenous shocks.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focuses on smartphone apps and examines differences between “digital” brands that primarily do business online and “phygital” brands that have already established their brands offline. We also distinguished the highly uncertain environment into multiple phases and found non-linear changes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parameters. We find that phygital brands have differ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competitiveness compared to digital brand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of retail companies that already have brand value offline.  相似文献   

19.
李东升 《商业研究》2008,(6):182-184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高效运作依赖于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信任治理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探究农业产业集群成长中的声誉、关系与制度信任治理模式,并从特色定位、根植性培育、区域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虚拟中小企业集群及其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中小企业集群这一概念,从字面上看有两层含义:一是“虚拟企业”的集群,二是传统中小企业的“虚拟集群”。但本文的命题对这二者在本质上不做区分。本文分析了虚拟中小企业集群与传统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概括了其八个方面的特征;从空间载体、成员构成和成员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提出了虚拟中小企业集群的一般框架,并概述了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