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以中日韩和东盟的贸易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韩各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差异,研究中日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经济"雁行模式"有新的变化,中日韩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竞争呈现新的特点,中国应在新形势下同东盟开展各层次产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国家级正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西出版总社主管、《海外星云》杂志社主办。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开放式平台.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东盟博览》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1673-0380,国内刊号:CN45-1335/F,国内邮发代号:48-148,海外发行代号:DK45012,本刊为月刊,正文160页码,印刷精美,系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广大作者参加职称评定、综合考核、评优评先、申请学  相似文献   

3.
环北部湾是中国-东盟共同的"发展极".但仅仅说环北部湾是中国-东盟共同的发展极,不够全面、公平,更谈不上富有前瞻性.中国-东盟共有的发展极应是:环北部湾及其向孟加拉湾的延伸地带.建议在中国-东盟共建共享的"发展极"建设"中国涉南通海主要港口"、"建设广及亚欧非三大洲半数面积的陆地板块为一方对全世界海洋为另一方的陆海换乘平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公共行政学研究都假设公共行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但是,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如何实现这样一些重要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界定与分析,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也是如此."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从产生至今,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争议.对于公共利益的研究者来说,了解公共利益概念的研究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一东盟博览》杂志(国家级正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西出版总社主管、《海外星云》杂志社主办。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开放式平台,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东盟博览》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1673-0380,国内刊号:CN45-1335/F,国内邮发代号:48-148,海外发行代号:DK45012,本刊为月刊,正文160页码,印刷精美,系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本文采用快速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利用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东盟各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均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素;而东盟各国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工资、税收均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和研究预期一致,表明市场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7.
卓然 《西部金融》2002,(9):11-12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与企业历史欠账的消化处理 (一)关于"老粮"的处理 所谓"老粮",指的是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存粮,其中有以前年度的高价位粮食、陈化变质的粮食、超期储存的粮食等.  相似文献   

8.
2013年对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13年9月3口,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科技部长共同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标志着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国一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由中国科技部、东盟科技委及东盟有关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共建,由广西科技厅负责日常运营。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和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将隆重举行。作为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届时将成为中国和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对本届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6年4月,由商务部主持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标志着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招商招展工作全面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金早指出,本次筹备会是第三届博览会召开之前十分关键的一次会议,对第三届博览会的威功举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承办方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我读了张定鑫教授《实事求是哲学系统:当代中国逻辑》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感到值得向读者推荐.其一,书名.所谓"当代中国逻辑",指引领、主导中国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系统.这里所说的"实事求是哲学系统",不仅包括由毛泽东奠定基础的"实事求是"思想,而且包括邓小平将它系统化而形成的实事求是哲学体系.这个"哲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相适应,其外延包括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提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