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新规范)于2009年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这将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论述了新规范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对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发布,推动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步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加详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健全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会降低。因此,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山东财经大学,分析了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报告等,结合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4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以及财政部和证监会在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中掌握的有关情况,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2015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8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对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代理问题的治理方面作用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明显影响代理成本,而外部审计则对代理成本没有明显治理作用。企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是为自身利益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证而不是治理,选择会视已有的治理效果与审计成本而为,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事务所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刘婧  张双鹏 《财会通讯》2011,(6):34-37,41
本文选取2008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对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代理问题的治理方面作用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明显影响代理成本,而外部审计则对代理成本没有明显治理作用。企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是为自身利益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证而不是治理,选择会视已有的治理效果与审计成本而为,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事务所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山东财经大学,跟踪分析了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6 年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报告等公开资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2011 年至2015 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以及财政部和证监会在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中掌握的有关情况,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2016 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相似文献   

7.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与证监会在2012年联合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均应当自2012年起着手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通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达到一定规模的非国有控股主板公司还要求其在披露2012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一通知要求对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给上市公司加强财务规范管理带来一定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发布,推动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步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加详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健全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会降低。因此,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我国也逐渐开始探索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述制度及规范的出台预示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进入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内部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导致风险频发,给企业带来损失和危害,甚至是经营失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拟从新准则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从制定权威定义、重新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规范内部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正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能够对规避企业风险和提升经营管理绩效起到积极作用,还可以借此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而财务报表审计能够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领域,这对促进审计业务的转型和升级是大有裨益的。而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情况来讲,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之双重审计制度的实施,除了会带来巨大收益外,还可能增加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成本。通过特定形式将其加以整合,也就是借助同一个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解析与实施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我国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犹如一纸空文,所以类似中航油、蓝田股份、伊利等内部控制失败案才会一再上演。虽然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已经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仅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很多企业在执行时还是存在一些困惑。所幸的是,今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终于破茧而出,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整合了国际先进经验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在内控建设方面从此变得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了。有鉴于此,我刊将为读者提供一组内部控制文章,一方面让企业认清目前上市公司、中型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功企业是如何完善内控的;另一方面对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行解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内部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导致风险频发,给企业带来损失和危害,甚至是经营失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拟从新准则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从制定权威定义、重新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规范内部控制的设计、健全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等方面构建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资源具有有限性,如何使最小的成本投入带来最大的经济效果是企业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内部控制成本投入量与综合收益之间的关系,从内控的设计、实施和监督入手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成本与效益均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08年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套指引不久即将由国内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相关规定,研究了该指引给我国上市公司设计建立内部控制、保存文件记录,注册会计师具备胜任能力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需协调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2010年起在境外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如何协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各方面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也是决定内部控制规范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因内部控制失效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事件屡见不鲜.为此国内外出台了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制约.但是,高昂的实施成本将内部控制是否有必要执行推到了风口浪尖.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适时适量、明确授权以及成本效益这三方面.我国也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鉴于此,笔者拟从重要性原则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控制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要使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并节约制度成本,必须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处理好制度建设与人的素质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行内部控制监管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最新的内部控制标准以及实施的程序和措施,针对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最近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借鉴COSO标准的发展轨迹,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现有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银华 《会计之友》2009,(18):35-36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要使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并节约制度成本,必须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处理好制度建设与人的素质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