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资管曝首例老鼠仓时间:2013年2月22日大事梗概:2013年2月22日,证监会官方网站通报,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投资经理夏侯文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被立案调查。这是证监会查处的首例保险资产管理从业人员内幕交易案。其利用家人朋友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保险资产账户买入亚宝药业、铁龙物流、兴化股份等相同股票11只,成交金额累计达1.46亿余元,获利919万余元,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证券交易,非法获利。  相似文献   

2.
李昕 《金融会计》2013,(9):66-68
期货对敲交易存在洗钱风险,洗钱者可以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账户,在主次账户之间进行对敲,形成表面上次账户交易亏损,主账户交易盈利,将主账户"合法盈利"资金转入洗钱者银行账户,将非法所得由"黑"洗"白"。本文通过对期货交易中对敲行为的分析,揭示对敲存在的洗钱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7月8日,因在万科A、*ST生物和中关村等多只股票上的交易异动,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对托管在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的"方文艳"账户采取限制1个月交易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买卖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基金单位像普通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跟买卖股票一样,买卖封闭式基金的第一步就是到证券营业部开户,其中包括基金账户和资金账户(也就是所谓的保证金账户),如果已有了股票账户,就不需要另外再开立基金账户了,原有的股票账户可以用于买卖封闭式基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沪深交易所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的股票高频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大额交易对于不同类型股票的价格冲击效应.结果发现,对于不同规模与交易活跃度的股票,大额交易的价格冲击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大市值活跃股的大额交易价格冲击效应较小,而小市值不活跃股的价格冲击效应较大.本文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我国股市的大额交易行为及如何有效改进交易制度从而更好地吸收大额交易.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而其中内幕交易的存在,更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内幕交易是指因地位或职务上的便利而能掌握内幕信息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该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买卖,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泄露该内幕信息,使他人非法获利的行为。内幕交易违背了公平原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行为更具普遍性、隐蔽性,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内幕交易者并非简单地利用内幕信息提前买入股票,而是通过操纵股价获取更大的暴利。本文通过对禁止内幕交易法律的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羊群行为(Herd Bchavior)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学术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非基础经济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上,投资者行为、特别是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海量资金交易数据中识别出洗钱者账户,提取账户资金转移路径是洗钱犯罪侦查的关键.通过交易行为特征对账户进行风险评估,对交易行为风险进行异常分析找出洗钱可疑账户作为洗钱路径的关键账号.以关键账户为线索,对资金交易数据进行洗钱行为关联条件约束,构建资金流加权图结构模型,生成可疑洗钱路径.本文的实例表明,能够从大规模的资金交...  相似文献   

9.
试析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是指工作、职业或身份关系而知悉有关有价证券发行企业未公开但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消息者 ,以不法方式利用该资讯 ,直接或间接买卖相关有价证券并从中获利或避免经济损失之行为。根据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条 ,内幕交易包括以下行为 :1 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2 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 ,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3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 ,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代表性偏差,股票收益率可能是影响投资者买卖股票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某营业部交易数据对股票历史收益率对我国个体投资者买卖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历史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股票价格波动幅度、股票市场行情、股票收益率的期间都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新路 《南方金融》2007,53(9):51-54
心理账户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投资者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从而可能会表现出享乐编辑效应。本文利用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交易数据,对投资者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投资者决策中存在显著的享乐编辑效应,即集中卖出亏损股票并分多次卖出赢利股票,以提高心理效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要金融工具,股票杠杆交易对于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融资融券的交易数据研究中国股票杠杆交易行为及收益情况,从信息披露、盈余质量及公司估值三个层面,本文发现参与融资融券的杠杆交易者更多选择信息披露质量差、盈余质量低的公司,且交易的股票估值偏高.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我们发现这种杠杆交易行为获得超额收益.本文进一步从业绩预告和证监会处罚两个视角进行检验,发现杠杆交易者可能是通过内幕信息获得收益.本文打开杠杆交易的黑箱,为监管层监管杠杆交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在打造规范、透明、有活力的资本市场过程中,如何让金融工具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运用2012年11月~2013年3月期间的5组数据,检验了前期市场交易与股票关注度、股票关注度与后期市场交易、前期不同类型投资者投资行为与股票关注度、股票关注度与后期不同类型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前期不同时间的市场交易信息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股票关注度的形成;股票关注度对后期市场交易有着显著的影响;前期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股票关注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股票关注度对后期不同类型投资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认为就股票关注度与市场交易而言,前期市场影响了股票关注度,股票关注度影响了后期的市场交易;就股票关注度与不同投资者类型的投资行为而言,不同类型投资者对股票关注度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股票关注度对不同类型投资者有着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所具有的启示是:股票关注度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的重要变量,对于股票价格的形成存在影响;不同类型投资者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性,与股票关注度的关联性也存在差异,因而对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操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证监会对于"休眠账户"另库存放后的重新启用明确了"快捷便利"的操作要求,合格账户的投资者在申请"激活"次日,即可恢复交易。  相似文献   

15.
林树  田澍  史有萍 《上海金融》2012,(5):65-68,118
由于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制度上的特殊性,与许多上市公司拥有同一大股东,这一"金字塔"结构造成证券基金可能同时存在利益输送式的关联性投资或信息优势导致的获利性投资。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10年所有基金公司季度重仓股持股数据的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对其重仓股的交易的确存在着关联交易或信息优势的可能性。基金公司倾向于超买非关联性股票,这些股票在下一季度的收益与超买行为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基金公司可能拥有信息优势。对于关联性股票,基金公司则倾向于超卖,但下季股票收益与超卖行为并不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关联交易与信息优势两种可能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看,国内基金的投资行为更多地由于信息优势所致。  相似文献   

16.
陈鹏 《甘肃金融》2001,(6):27-28
2001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宣布,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账户,交易B股股票.从2月20日开始,我省证券经营机构、商业银行开户、询问的投资者骤然增多,不少地方出现了久违的"排大队"场景,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股前所未有的B股冲击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Fama-MecBeth回归模型分析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与A股未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检验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布对股票未来收益率的预测能力。同时,本文也采用前景理论和处置效应,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尝试解释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布之所以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预测能力的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获利所获的快感远远小于亏损所获得的痛苦,所以往往在亏损的时候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股票,而获利的时候更倾向于卖出股票,因此在A股市场,一个股票未来不容易上涨到套牢筹码密集区。而股票未来也不容易下跌到套牢获利密集区。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股票下个月上涨突破套牢筹码密集区的概率与亏损筹码密集区筹码百分比负相关,股票下个月下跌突破获利筹码密集区的概率与亏损筹码密集区筹码百分比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陆港通制度对A股市场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Schuppli和Bohl(2010)的正反馈交易模型,以陆港通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年4月至2020年9月间A股相关股票指数收益率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陆港通标的股票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在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且"追涨"行为较"杀跌"行为减少更为显著;陆港通制度的施行对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市值较低的股票中更显著;作用在短期内更为显著;2018年陆港通交易额度的扩容政策也对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分别在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和后期,构建了两阶段的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比较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期,A股市场融券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相对非融资融券股票得到明显抑制,这一抑制效应对于融券交易活跃的股票更为显著,说明融券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于抑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Fama-MecBeth回归模型分析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与A股未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检验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布对股票未来收益率的预测能力。同时,本文也采用前景理论和处置效应,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尝试解释了获利(套牢)密集区筹码分布之所以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预测能力的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获利所获的快感远远小于亏损所获得的痛苦,所以往往在亏损的时候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股票,而获利的时候更倾向于卖出股票,因此在A股市场,一个股票未来不容易上涨到套牢筹码密集区。而股票未来也不容易下跌到套牢获利密集区。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股票下个月上涨突破套牢筹码密集区的概率与亏损筹码密集区筹码百分比负相关,股票下个月下跌突破获利筹码密集区的概率与亏损筹码密集区筹码百分比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