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罗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点老区县,1986年以来一直是国定贫困县。该县认真贯彻国务院扶贫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口帮扶、到村到户的原则,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攻坚效益,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以沼气扶贫为切入点,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具体成效 1.沼气池总量不断增加。自2000 年10月吉安市农村掀起大办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潮以来,目前,全市农村已建成沼气池10万座,乡镇覆盖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北省建始县通过整合资金、部门联动积极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先后实施了农村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省级财政项目等,建设沼气池7.2万口,建养殖小区和小型沼气工程37处。目前,全县已有8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清洁能源,占总农户数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农行从农发行接办了扶贫开发专项贷款业务。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要扶贫到村到户的扶贫攻坚基本方针,1998年8月,农行盘县支行在盘县的移山村进行小额信贷扶贫到村到户的试点工作。试点取得成功后,在全县进行了推广。从1998年8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建设沼气生态农业。目前,全州建立乡村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124个,示范户10788户,累计建沼气池72132口,形成了“畜———沼———粮(菜、果、鱼)”等多种食物链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一是能源、生态效益。如今黔东南州农村90%的农户生产生活用能,仍然以生物质资源为主。每年消耗在生活上的薪柴量在40万m3以上,浪费十分惊人。实践证明,沼气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与封山育林的矛盾。据测算,一口8m3的沼气池,年产沼气450m3,每m3沼…  相似文献   

6.
扶贫贷款到村到户是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措施。扶贫贷款作为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手段,能不能到村到户,能不能直接为贫困户带来效益,是扶贫贷款到村到户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我们对鄂西北大山区湖北省房县农行扶贫小额到户贷款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从1998年以来,房县农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268万元。其中:累计发放扶  相似文献   

7.
农行专项贷款资金占贫困山区支行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运用好扶贫信贷资金对社会扶贫工作和农行经营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农总行农业信贷部(2003)28号通知要求,近日,市分行农业信贷科与罗田支行拙出专人对罗田县支行及大河岸、三里畈分理处进行扶贫小额到户贷款情况进行调查,并就调查情况加以整理,供上级行领导决策参考。一、基本情况(一)县情罗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7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7镇5乡4个国营林场,人口 56.6万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二)行情罗田支行现有13个营业网点,在职干部员工169人,今年6月末存款总额56980万元,常专贷款总额65170万元,人均存贷款345万元,2002年常专合并财务实际盈利391万元,连续三年获省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近两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建设沼气生态农业,目前,全州建立乡村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92个,累计建沼气池40469口,形成了“畜-气-粮(苹、果、鱼)”等多种食物链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恭城县农行和信用社共发放沼气专项贷款250多万元,有效地支持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农村能源开发的步伐。至1992年底止,该县已建沼气池2.35万座,用上沼气的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6.42%。目前,全县农村已初步形成一个以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供能系统,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是能源效益显著,恭城县辖9个乡镇,23.5万多农业人口,长期以来,家庭生活能源主要以柴炭为主。由于森林资源遭受重破坏,许多农村能源紧缺,1983年以来,该县在农行和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发本地农村能源,取得了较大的能源效益。据调查,每一座6—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节柴2000公斤,按市场价100公斤/14元计,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河南省西峡县,利用国债发展农村沼气项目,背靠青山不砍柴,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近年来,西峡县通过国债和县级配套,在全县建起了6200多个沼气池(每个补助800元),众多农户用上了沼气灯、灶。同时,西峡县围绕“茵果药”支柱产业的发展,把沼气入户工程和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种植白灵茹等食用菌,茵袋废渣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沼气做饭、照明,用沼液、沼渣作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建设推广沼气项目,不但为农民提供了清洁能源,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提升乡村文明1立方米沼气的低位发热值可折合0.714千克标准煤。一个投资约3000元的8立方米沼气池,按年均产气量385立方米计,则可年开发能源275千克标准煤,相当于保护了约3.5亩薪资林或4~5亩林地的生物质蓄积量,减排二氧化碳1.6吨。实施农村国债沼气项目,户均年增收在500元以上;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模式,年增收节支可达4000元。  相似文献   

12.
一是产业扶贫。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扶贫贷款2147万元,扶持各类生产大户8000户,发展食用菌8000万盘(袋)、建养殖园区43个、发展大棚2万个,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930元。二是工程扶贫。从2003年开始,累计建设沼气池1.5万个,带动养猪24万头,提供优质有机肥30  相似文献   

13.
李文瑞 《中国金融》2012,(16):47-49
主要模式及成效扶贫贴息贷款模式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扶贫贴息贷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之一,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末,甘肃全省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到8.56亿元,其中到户贴息贷款余额3.34亿元,项目贴息贷款余额5.22亿元。2011年,全省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8.53亿元,其中到户贷款11亿元,项目贷款7.53亿元。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对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延津县以"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提高综合利用效益,将沼气建设办成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县.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62万元,建成户用沼气池6500座;争取贫困村400家贫困户沼气建设物资20万元;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八年以来 ,我行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方针政策 ,积极开展信贷扶贫工作 ,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逐步摆脱贫困 ,走向富裕道路。特别是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贷款的实施 ,对大石山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截至 2 0 0 1年末 ,我行对全县 1 1个乡的扶贫分社累计发放了小额扶贫到户贷款 2 93 0万元 ,累计支持全县贫困农户 1 3 4 0 4户 ,贫困人口 53 61 6人 ,其中有 43 0 0人已经通过小额信贷扶贫方式解决了温饱问题。我行 2 0 0 1年到期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应收额 1 750 .88万元 ,累计收回 1 61 7.52万元 ,贷款收…  相似文献   

16.
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是直接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帮扶形式.多年来,农行雷山县支行积极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帮扶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农家乐"旅游业,助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小额扶贫贷款维权工作中,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给农行铺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丁邦明 《西安金融》2006,(10):34-35
管好用好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目前农业银行发放和管理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采取措施做好信贷扶贫工作,支持好“三农”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扶贫经历了三个阶段,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与总结,农业银行的信贷扶贫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小额到户扶助扶贫、农业产业化带动扶贫、农村基础设施辐射扶贫、科教文卫支撑扶贫和生态旅游拉动扶贫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场以沼肥综合利用技术为突破口的农村经济结构大调整正在革命老区瑞金悄然掀起。近年来,该市从建沼气池入手,认真组织实施“121”工程(即户平1口沼气池,2头猪,1亩果、鱼塘或烟),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沼气池10360口,形成了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蔗、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粮、猪一沼一烟、猪一沼一猪等七大生态农业模式,构筑了一条依托319、323、206国道线的“百里生态农业长廊”。去年,全市新增社会产值2100万元,增加财政收入263万元,沼气用户人均增收218元。  相似文献   

20.
屈志敏 《西安金融》2007,(11):46-47
2006年,国家对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陕西作为新体制试点的省份之一,从2006年8月份启动了这项工作。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柞水县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新机制运作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目前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新机制运作中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几个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了新机制需要长期有效运行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