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评人】陈志强(上海商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纵观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近20年的合作历程,总体向好,潜力巨大,问题复杂。中俄两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地缘政治关系,石油合作对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俄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的米特洛娃所言:俄中两国在能源领域有明显的互补性,使两国成为“天然”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俄罗斯而言,中国正日益成为和欧洲同样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和最有潜力的“东方市场”。在2009年2月,中俄双方签署了长期原油贸易、中俄石油管道建设运营以及贷款协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俄罗斯能源政策逐渐调整,推行灵活主动务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未来随着中俄两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双方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潜力巨大。两国应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立足长远、求同存异,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能源项目作为现代工业和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业已提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务实启动的日程上来,中俄两国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不仅对于双方是互惠互利的,而且是有利于提高双方合作水平,推动两国实现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目标,促进两国在政治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合作达到了一个全新水平。两国是战略协作伙伴,双边油气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在这个最重要的能源合作领域,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签署了大量重要的协议与合约。然而,随着合作的深入展开,哈、中两国的油气合作也出现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和中国的“入世”,中俄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引人注目。虽然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大,发展不平稳,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单一,但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奠定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加强,从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是两国应对科技全球化趋势的迫切需要,是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两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领域的选择上,应采取择优原则与择需原则相结合,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需要市场、资金、组织、技术、智力、法律和信息等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对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道路联通与经济联动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顺利进行,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尤其是我国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应成为加强合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中俄两国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领域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必要性的论证中,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与自然资源的短缺,俄罗斯在这些方面有长处;俄罗斯地广人稀,劳力不足,而我国有优势。两国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双赢。在可行性的论证中着重讨论分析了两国之间就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合作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走过了十八年的历程。纵观这一历程,总体而言,两国石油合作十多年来一直在磨合,磨合发展过程当中有发展有延伸。目前两国石油合作进展顺利,2010年底中俄支线石油管道将修成,明年将进入正常运转,未来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具体而言,中俄两国石油合作的历程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每一个时期与阶段有着不同的时机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向东北亚的延伸,是我国规划的三条"海上丝绸之路"蓝色经济通道之一."冰上丝绸之路"是新生事物,对其科学内涵的理解和诠释是准确把握这一倡议的精髓.论文基于对中俄双方关于"冰上丝绸之路"的科学内涵的辨析,阐释了中俄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动因.从内在逻辑上来看,"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是"战略契合",首要是"能源合作",基础是"北极航线",舞台是"北极治理".未来,中俄双方应进一步弥合认知差异,寻求最大利益公约数;利益锁定,注重分阶段投资及阶段利益获取;注重多元,加大对俄其他领域的经济投资;加强次区域合作,重视地方外交;人文交流,建立信任;沿路合作,扩大"朋友圈",促进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