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职业生涯领头一步的秘决是,抢先发现你可以增值的方式。培训经理确实应该向招聘经理看齐。  相似文献   

2.
科特勒:把中国工厂迁到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中国制造移植到美国,它这个企业的营销模式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美国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制造本身所获得的利润会相对降低,但是,在分销环节所获得的利益却高得多,因为你在美国直接生产,就成功避开了进口商、总代理、二级分销商这些渠道成本,巨大的渠道收益,会弥补你在生产制造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你将彻底劈开所谓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3.
郑主斌 《糖烟酒周刊》2005,(34):B0009-B0009
在招聘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识别应聘者.这是因为应聘者在来你这之前,已经根据你的需要进行了专业公司或自己个人的“包装”。这样,就容易产生许多招聘泡沫:一方面,大家都感觉良好,但上班后,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人。我的招聘诀窍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人的仪表风度马草香港人五十年代开始与外国人接触时就流行一句俗语:“人敬衣裳,佛敬金装”.这话到今天也是如此。美国人在商业圈子里有一套穿衣服的标准,这就好象是学生上学要穿校服一样,所不同的是如果你穿得不对,别人当面不说,可背后却认为你不是懂行的人...  相似文献   

5.
陈旭 《市场周刊》2005,(3):12-13
苏联红军奠基者托洛茨基曾经有一句名言:“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兴趣甚浓”;美国大选时媒体最爱说“也许你不关心政治。可政治必须关心你”;到了魏家福这里,他将之进行了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改造:也许你不关心物流。可物流必须关心你。  相似文献   

6.
一、先谈待遇,往往被动 在招聘过程中,最后的面谈更为关键。 打个比方:你正在捕捞深海中的鱼,距船尾200码处,一条枪鱼高高跃出水面,它的身体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色的光泽——那就是捕捞的目标。有经验的渔大会告诉你:把握时机最为关键。因为当这条大鱼在船下8英尺处悠然游动时,你一个小小的闪失就会使得钓绳“啪”地折断,从而前功尽弃。在招聘过程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很多人事经理不善于把握时机,经常匆匆地同意聘用应聘者,  相似文献   

7.
陈建光 《商界》2006,(11):38-44
民主管理,这在旁人看来是乌托邦的管理方式,却正在巴西Semco公司和美国戈尔公司精彩地演绎着。 他们的格言是:你绝不可以试图控制别人的命运,而且你也不可能控制整个公司的命运,你只能希望体制本身和人们自发的动力助你实现你的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媒体相比,投放在网络媒体上的广告费用不足整体市场的1%。巨大的市场令广告商为此跃跃欲试,但却得不到广告主(各个行业的企业)相应的反应,原因何在?每当你点开一个网站,各种各样的广告便会映入眼帘。你会意识到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资源。但据美国的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见过企业垮台。先回想一下你曾经光顾而现在却不复存在的那些公司,它们为什么垮台?你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原因记录下来,琢磨琢磨这些原因和造成这些企业失败的其他任何原因。据美国有关机构的调查,大多数美国新企业都是在开业后第一年里垮掉,其比例高达50~80...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7,(12):135
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有一句谚语叫:邮差可按两次铃,机会只敲一次门。这句话通俗易懂,但却揭示了一个深刻而永恒的道理。那就是:机会,从来都是为有备而来的人所准备。也许你已经身价不凡。财富榜上傲视群雄,或是意气风发,是金融界的青年才俊,但你绝对不会忘记曾经的自己,为了捉住一次又一次的财富机会彻夜苦战,  相似文献   

11.
王鹭 《国际市场》2003,(7):26-26
发达国家的招聘单位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时,考官必须牢记十二条戒律,即十二种问题不能问,否则有可能把自己的公司送上法庭。这是因为西方人的法制观念较强,律师人口众多,即使当事人无意,其周围的人们也可能会怂恿他通过控告招聘单位而获取经济利益。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的公司八个雇员中有三人准备生小孩,你打算再招一名女生来做“预备干部”,面试时你下意识地问到应聘者打算什么时候生小孩。这下坏了,你一定得雇用她,否则你就犯了“性别歧视”罪:难道女性就是因为可能会生小孩而必须丧失工作机会吗?因此,有些问题是不能问的: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法官必定要盘查面试官提出某些问题的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新开了一家“小小可快餐店”,生意很清淡。他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我的店卫生整洁,品种繁多,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服务周到,可为啥却门庭冷落呢?”为探究竟,我来到了他的饭店。在街道两旁的几家饭店中,我几经查看、询问才找到了这位朋友的“小小可快餐店”。见此情景,我告诉他:“你的失误在于店面无特色,经营没个性。你的饭店旁边有好几家饭食铺面,顾客为啥偏要到你这里来呢?”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段话: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中国人却截然…  相似文献   

13.
关掉电视     
关掉电视威廉·卡尔迪当今世界,没有什么大众媒体比电视更引人注目,以致有人惊叹: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威廉·卡尔迪却有自己的看法,他在美国畅销杂志《四海》1994年新年特刊号上写了《关掉电视》一文──假如你的孩子自小就是个电视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5,(12):56-58
有人对你说:加班时当你是超人,加薪时当你是隐形人! 有人给你发消息:圆的是月,缺的是钱,痛苦加班是今天…… 有网络红人秀给你看面试,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5.
劳伦 《国际市场》2004,(2):55-55
长期从事“猎头业”的科科迪罗斯慧眼独具,善于发掘人才,他从加州硅谷向美国许多一流的大公司如“施乐公司(Xerox)”、“IBM”、“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等举荐过大量精英人才。就特色人才方面来说,科科迪罗斯是成功的,但他举荐的不少人才却在面试过程中或面试后就遭淘汰。  相似文献   

16.
一家著名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消息传出,应聘者趋之若鹜,但这些人拿到公司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原来公司要求每一位应聘者,10日之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赚得利润。  相似文献   

17.
李璐  邱源斌 《进出口经理人》2006,(8):I0016-I0017
当问及去过美国的人知道内华达州吗?很多人都释然。再问及你知道拉斯维加斯吗?回答是当然.大多数到过美国的中国游客都去过拉斯维加斯,但却不知拉斯维加斯就是内华达州的最大城市。  相似文献   

18.
周红艳 《商》2013,(22):106-106
美国著名学者罗勃.康克林在《处世奇术》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如果你希望某人为你做桌些事,你就必须用感情,而不是智慧。谈智慧可以刺激他的思想,但是谈感情却能刺激他的行为。”由此可见,情感激励法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理人用以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本文着眼于情感激励中运用的方式,结合一些知名企业的具体案例,从正面肯定了情感激励法的重要性,同时希望以此启迪一些经理人可以把情感激励法运用、贯彻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相似文献   

19.
大峡谷鬼镇伦敦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峡谷鬼镇伦敦桥赵大年你知道吗?电影《魂断蓝桥》里那座著名的伦敦桥,不在英国,却在美国。美国人用它都干了些什么呢?请看作家为我们描绘的──美国西部原本很荒凉,西海岸的大城市西雅图、旧金山、洛杉肌,开发的历史也不长、被称为大盆地的内华达、犹他、南加利福...  相似文献   

20.
一位定居美国的大学同学最近向我抱怨,美国的签证官简直不通人情。她最近要生孩子了,按照中国传统,想让退休在家的母亲飞去美国照顾她。母亲当然乐意,面签时将访美目的告诉了签证官,不料却等来了一句对不起,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我不能给你签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