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应以某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的月消费性支出作为衡量指标,并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通过计算1996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全国及分组每一就业者负担的月消费性支出,并对照2005年以来的两次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情况,发现两次调整均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扣除不足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条件下,通过构建我国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动态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是,我国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比较的合理数值分别应为2,500元、2,650元和2,850元.  相似文献   

2.
从费用扣除谈个人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中的重要税种。目前的费用扣除规定粗放、简单,不利于个人所得税公平作用的发挥。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从规范费用扣除制度出发,参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对低收入者采取“标准扣除”、“宽免”的办法,通过科学测算,健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力争做到相同收入的家庭纳各自相当的税,更好地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降低居民生育养育负担,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2022年我国推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新增重要内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推出将对降低居民负担与收入再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对这一专项附加扣除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研究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产生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反而微弱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依据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目标和国家关于生育配套政策的要求,应进一步关注收入偏低群体的需求和利益,通过设置3岁以下婴幼儿专项补贴,提高劳动者就业收入水平等措施,促进个人所得税在居民收入再分配中正向调节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改革我国个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于1980年9月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税收制度改革中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个人所得税问题又成为热点话题,其中包括调减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率级次的提议,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提高到5000元的提议,这充分表明个税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致力于研究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立波 《全国商情》2010,(6):27-28,43
本文根据1996年~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将个人所得税作为主要变量,采集1994年-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数据,利用驱动分解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指标和转换矩阵的相对收入流动性指标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分析收入流动性的地区特征及税负趋势.结果显示:2009年之后我国城镇居民绝对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中长期收入流动性强于短期.收入增长效应代替互换效应,成为当前城镇居民收入流动的主要驱动.城镇居民负担的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流动性负显著,不同时间段各收入组影响有一定差异.除税负外,收入结构、就业比例、劳动者素质、地理区位和初始收入位次等因素也对收入流动性影响显著,据此针对不同收入地区分别提出措施以打破收入流动僵局.  相似文献   

7.
起征点提高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费用,俗称起征点,从专业角度讲应称为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扣除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超过工薪阶层三分之一的低收入者未能从中受益,担除标准的提高从公布到正式实施,存在时间差,纳税人可以利用税法的变动及时间差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结合扣除标准的提高以及年终奖计税办法的调整,应将月薪、年终奖和年薪进行统一筹划,根据纳税人年薪的所属区间,确定合理的月薪和年终奖发放金额。  相似文献   

8.
2019年我国在费用扣除方面的改革除提高扣除标准外增添了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进行简单测算,从实际情况与模拟数据两个角度开展研究,研究显示虽然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确实起到了预期的减税效果,但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与MT指数,测出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未充分发挥出来,反而微弱拉大了收入差距,说明政策实施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较弱,最后对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的含义与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基本费用减除含义相近。确定标准扣除是计算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最关键步骤之一。了解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的演化过程及原因,对优化中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基本费用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及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发现,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法中标准扣除的设立,最初源于简化遵从与征管的考虑。20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将标准扣除与“低收入补助”挂钩,并且根据当时的贫困线重新划定了标准扣除的数额,旨在免除收入处于贫困线及以下家庭的纳税义务。2017年,标准扣除与个人生计豁免合并。近年来,由于征管遵从技术的进步,美国学界出现取消标准扣除的观点。从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演化史可以看出,中国个人所得税各项税前扣除的优化,既需要考虑税收公平、征管与遵从效率等多重目标,也涉及不同优惠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功能却出现了“逆调节”现象。虽然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在相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提高了两次,但却没能使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的“逆调节”问题有所改观,加大个人所得税的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费用扣除标准是税法为贯彻量能课税原则、保障宪法规定的基本生存权和人格尊严而设的制度,它对个人所得税能否有效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费用扣除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费用扣除标准的现状和不足等问题加以阐述,提出了规范费用扣除标准进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实行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其收入规模已达到3184.94亿元,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由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完善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成为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继个人所得税2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重点成了新的议论焦点。本报告就提高费用扣除标准,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减少级次等改革措施的效应进行了模拟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桂萍 《现代经济》2007,6(8):55-56
和谐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缩小居民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而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由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费用扣除标准、纳税方法等方面设计的不合理,通过代扣税款使贪者亦贪,使居民贫富差距加大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建立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计税,年终以居民家庭户主为单位纳税人清算退税制度;考虑纳税人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职工工资收入在统一费用扣除标准下制订不同幅度减除费用项目标准,才能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调富济贫”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个税改革中税前扣除可以从扣除方式、免征额以及指数化扣除标准等方面影响收入差距.通过调查问卷采集了200个家庭的样本数据,研究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改革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调研涉及受访者在基本生活保障、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方面的支出情况,设计税前扣除标准,模拟四种不同的税前扣除方案,并比较样本群体的基尼系数.相对于现行个税征收情况,模拟方案样本群体的基尼系数均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较大下降,分别由0.5029下降至0.4986、0.4983、0.4973和0.4972.  相似文献   

15.
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费用扣除标准不灵活、税率结构不合理、尚未实行综合征收等,需要采取诸如细化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设计税率结构、实行综合为主的混合所得税制、完善配套条件等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7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重点,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和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正确认识并揭示其对城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根据1995-2008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徽省实际情况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刺激消费需求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莉敏 《全国商情》2009,(9):77-78,83
为了解农村居民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情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探讨适合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模式,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对北京市13个郊区县的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其家庭2008年医疗费用负担情况、患病情况、就诊情况、门诊费用、住院费用及参加医疗保险情况等信息.调查显示被访对象中,两周患病率为18.33%,两周就诊率为12.36%,人均年医疗费用支出为798.01元,家庭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为12.60%.被访家庭81.89%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笔者认为十年来,北京农民医疗状况明显改善,但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普遍欢迎,同时基层卫生服务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是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的关键。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市采用均一制方法确定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过低,难以有效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采用薪资比例法,将失业保险金标准与失业前的工资相关联,还原失业保险金的收入替代功能是今后改革的方向。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出的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40%左右;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和家庭规模经济效应时,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55.3%。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结果为各地制定科学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从无到有、由少变多的转变,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将租金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收范畴,发现财产性收入的集中率降低;通过对财产性收入中各分项收入的分解测算发现,租金收入纳入综合所得计征个税后,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缓解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负债、金融知识水平和投资风险偏好是扩大财产性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改变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需要培养投资理财意识,同时优化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