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出台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活动日益为广大供应商所关注和参与。为了更好地保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法》对供应商质疑做出了明确规定,可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及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询问或者质疑。那么作为采购机构,在质疑处理时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法律之本意,正确适用法律之规定,公平、公正地处理供应商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法第六章"质疑与投诉"关于供应商质疑对象问题作了如下两条规定第五十一条:"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询问,采购人应当及时作出答复,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第五十二条:"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供应商的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采购中的质疑与投诉制度作为政府采购纠纷的解决机制,对于保护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尤其是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促使采购人的采购行为合乎规范,保障政府采购制度得以切实有效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尽管我国政府采购法专设质疑与投诉一章,为供应商提供了权利救济的大致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的质疑与投诉制度与发达国  相似文献   

4.
政府采购的质疑和投诉是供应商与采购人、代理机构、监督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发生争议而寻求合法解决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机制。随着《政府采购法》的深入贯彻实施,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完善,供应商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案件会越来越多。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争议,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运行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据此就当前县(市)级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些看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采购》2004,(7):71-74
投诉人就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向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以后,不满意质疑答复或者逾期未得到答复,仍然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确有可能是因为投诉事项使其权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暂停采购活动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采购透明度越来越高,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的范围在拓宽,质疑和投诉的处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采购代理构作为采购活动的组织者,首当其冲成为大量质疑的对象。较好地运用质疑处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投诉行为的发生,避免采购处理机构形象受损。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采购》2008,(7):35-36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采购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采购透明度越来越高,政府采购的质疑与投诉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建立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机制,财政部制定发布了《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安徽省财政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办法》。有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为避免和解决政府采购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或争议,保证政府采购活动有序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从近年来政府采购工作实践看,政府采购的质疑与投诉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政府采购投诉案例现状分析 (一)政府采购投诉概况。 政府采购投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赋予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权利,当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其权益受到了损害,便可依法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提起投诉。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档案实务“六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政府采购档案工作,在不少人看来,似于是小题大做,但从有关媒体报道的大量事实看,一些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被供应商质疑和投诉时,常因找不到政府采购档案资料,或者即使找到档案,却是资料不详、不完整,拿不上“台面”,以致于有理变成了无理……。此时方知自己疏忽了政府采购档案工作,悔恨不已。为此,本文试就政府采购档案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发表一些浅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采购中,质疑与投诉是保证公平竞争的主要内容。WTO《政府采购协议》对政府采购国内救济机制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在第20条“质疑程序”中将救济程序分为磋商与质疑两种,并对质疑的主体、质疑的客体、提起质疑的形式、提起质疑的期限、质疑审查的程序及质疑审查决定的效力等事项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政府采购协议》的“质疑程序”要求缔约方建立一套保证供应商在其权益受到采购机关违法侵犯时能够提出质疑并获得救济的“非歧视的、及时、透明且有效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质疑是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救济的途径之一,也是其进行投诉的法定前置程序,但由于《改府采购法对》供应商质疑的规定过于宽松,以至于出现一些供应商滥用质疑权利、而集中采购机构处理质疑缺乏具体工作指引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供应商滥用质疑权利的原因、目的及其手段,寻找限制供应商滥用质疑权利的对策,以健全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采购法》规定:除了单一来源方式之外,其他采购方式有效供应商不应少于三家。这一规定在县级政府采购活动的执行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频繁出现“有效供应商不足三家”的情况,常常使采购活动陷入窘境。在采购项目不可取消的情况下,要么采购代理机构违法,要么采购人违法。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质疑属于澄清疑问的范畴,是供应商对政府采购相关事项的质询和疑问,是采购双方当事人为了更好地达成或实现采购目标而进行的良性“互动”。遵循采购管理的基本规律,健全政府采购质疑机制,对规范政府采购主体行为。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及时化解采购争议,促进政府采购高效履行,实现和谐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政府采购质疑研究已成为当前一项现实而又重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采购中应加强对供应商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主体,即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这三个主体相互独立,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在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的这段时间当中,人们对于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权益保护问题谈论很少,这对于供应商来说难免有失公允,所以,在政府采购实践中,应加强对供应商权益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在军队物资集中采购活动中,随着采购规模的扩大以及供应商维权意识的提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采购质疑,对采购机构处理问题的政策水平和策略把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确应对和处理采购质疑,是减少供应商投诉行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依法采购的促进因素,已成为摆在采购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产生采购质疑的原因分析《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供应商认为  相似文献   

16.
《政府采购法》将于2003年元月1日开始实施,政府采购的各方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及采购代理机构,其行为都将有法可依,同时也将受到法律更严格的制约。目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招标工作仍然按照财政部l999年推出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该办法是基于财政部1999年《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而不是基于《政府采购法》,因而当前在政府采购招标实践中,仍然经常会遇到许多不明确、不知怎么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日,承德市政府采购办对采购过程的各项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式的管理、政府采购信息、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项目组织实施、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质疑与投诉8项行政权力事项,编制了科学的职权目录,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作者探讨了在质疑期间发现评审错误时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如何合法合理进行处理。《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规定,采购人负责供应商质疑答复,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作出答复。那么,在质疑期间发现评审错误,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该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既维护公平正义又程序合法?哪些情况可以重新评审,哪些又属于重新开展采购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采购》2004,(3):43-52
供应商作为交易卖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是另一重要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政府采购的合作者,承担着向采购人提供合格采购对象的责任。可以说,没有供应商的参与,也就没有政府采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采购》2004,(12):74-74
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管理程序作了如下规定(1)采购项目和资金预算编制程序。(2)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程序。验收方成员包括采购人、采购人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以及受到邀请的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对采购文件的保管程序。法律规定了采购文件的保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