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产城融合"应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于一体,致力打造将产业功能与居住、生活、休闲等社区功能有机结合。"产城融合"不仅仅强调城市与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产城互动,更着眼于"人"这个核心。产城融合过程中,必须实现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市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市转型,以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绿色治理"理论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施"绿色治理"需要加快推进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创新型、低碳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宁波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既可发挥宁波现有之优势,也可弥补宁波发展之短板。文章研究了宁波低碳产业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确立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的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保障低碳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达到满足城市经济"绿色治理"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创新动能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区域制造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融合水平低等问题。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度结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统筹制造业发展和保障国家五大安全,打造区域性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找准方向、精准施策,避免内耗经济和政策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4.
把"创业创新,赢在天心"的向往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篇章,以双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能量。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创新,并为创新提供前所未有之机遇和条件的时代。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心,让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开花结果。他要求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翔 《改革与战略》2016,(4):101-106
产业经济升级版包括转型和升级两个方面,其培育过程是产业构成要素持续扩散与整合的动态过程,其中技术融合、系统开放、模块化分工起着关键作用。要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应围绕规划找引导力、围绕"群群互动"找合力、围绕融合找推力、围绕创新找原动力,路径存在于高新技术的渗透、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及其内部的重组创新。当前,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产业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原生"状态。湖北省要加快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出路在于激活"引擎"合力驱动,走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12,(12):34+37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瞄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接轨社会和市场需求,坚持"产业牵引、创新驱动、科教支撑、政府促进"的原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探索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做出了积极贡献。营造政策环境,加快科技  相似文献   

7.
绍兴市上虞区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上虞发展新优势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深化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从要素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为上虞区经济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产业转型升级机制保障提了出新的要求。面对国际产业调整孕育新突破、产业分工形式出现新态势、产业发展方式发生新变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创新,必须紧紧抓住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核心推力。通过分阶段观测广东改革开放40年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发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轨迹是一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跃升之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持续性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制度安排等四大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动态更迭比较优势、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的耦合动力机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适应不同的阶段特征及红利条件,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调整,广东产业发展模式由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应以全面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迈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中,技术的创新是其核心,而技术、市场、政府、利润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其中,技术、市场、政府是外部驱动因素,利润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内部驱动因素。由此可得到这样一条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驱动机制,即: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技术创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由技术创新的内外部五种驱动因素驱动的,下面来分析这五种驱动因素是如何驱动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0月16日,作为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三次创业"规划:以"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为总取向,以"率先提质升位、率先转型升级"为总要求,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为总引擎,以"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为总路径,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高端人才集聚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模范区、文明和谐首善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回顾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创业"始终是成都高新区最宝贵的精神内核。当前,成都高新区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进入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正在不断向各行各业发展和渗透,并逐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就经济欠发达的新疆而言,应以共享经济孕育兴起为契机,以"互联网+全产业链"为导向,以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为支撑,以共享平台、共享空间为载体,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着力补齐重点领域发展短板,着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以创新思维驱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厉无畏 《浙江经济》2012,(17):42-4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三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开发区正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外向型依赖、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的综合型园区转型,开发区的产业、城市、社会三者之间已具有较高的关联度,需要构建内涵更为丰富的创新体系,走一体化转型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为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当前,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项目支撑不够强、新兴产业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面对工业能耗高、工业资源利用率低、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及国际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国工业绿色化发展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来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优化绿色工业组织结构、加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并提高其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文章认为,中国工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是要以创新驱动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养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而关键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深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定于2012年12月15日在常州市举办第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年会。会议由江苏省科技厅、常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及有关部委领导和嘉宾将出席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科技园区、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产学研金等社会各界代表500余人将参加这一年度产学研合作盛会。大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为指导,围绕"创新驱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主题,就"汇集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6.
低成本创新是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企业的自发需求。理论与实践证明,3D打印技术能通过“设计与技术”的双轮驱动融合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低成本创新。基于对江苏地区3D行业典型企业案例分析,总结出3D打印产业融合成长的三种低成本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江苏3D打印产业融合成长的低成本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欣 《中国高新区》2014,(12):150-155
正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区内拥有高科技企业4000多家。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大连高新区现已成为国内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优势突出、创新体系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平台。目前,按照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根据省市领导"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区"的要求,大连高新区以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已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对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内涵和机理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田佳奇)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席卷下,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并使其商业模式产生突破性变革,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教授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取向应是形成创新驱动体制的观点。针对"宏观经济政策为何‘效率递减’"的问题,他认为一方面是由于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必须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