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企业资源观理论为我们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如何影响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框架.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资源的应用方面能够做到差异化,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资产对其他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杠杆作用可以成为形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异质性资源,这些异质性资源的结合还会产生更强的先进制造技术动态能力.要取得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技术资源,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积累.先进制造技术资源难以模仿和复制,具有社会复杂性,可以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由此提出动态能力观.在回顾动态能力观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观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优势理论的差异,进一步明晰了动态能力的关键特征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并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资源的内生竞争优势理论是目前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含资源基础观、能力观和知识观等。通过分析,知识和能力是企业产生绩效差异,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之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淳鸿 《现代商业》2007,(23):132-134
笔者认为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本文介绍了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动态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创造性地把动态能力归纳为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类,并认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基于优势基础观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SCA)的构建,已成为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理论呈现出相对静态和着眼点单一等缺陷。本文提出“优势基础观”,把企业看作包括潜在优势集和现实优势集的竞争优势集合,从而使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的问题,转化为竞争优势集合如何演化的问题。建立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管理”模型,以持续创新、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为驱动,通过对主导优势和辅助优势进行选择、培育、更新和主动破坏等动态管理过程,获得企业在总体竞争优势上的发展持续。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本文介绍了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动态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创造性地把动态能力归纳为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类,并认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资源基础观、持续竞争优势等基本概念作简要介绍,再从企业资源基础观这一视角来探讨企业人力资源如何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最后从智力资本、关系成本和心理资本等多个角度具体阐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助力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斐 《现代商业》2014,(30):133-134
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由此提出动态能力观。在回顾动态能力观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观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优势理论的差异,进一步明晰了动态能力的关键特征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并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在超竞争环境下不断侵蚀,那么寻求其持续竞争优势路在何方?动态能力观结合服务性物流企业特点,提出了物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途径和衡量物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三个纬度,并指出构建物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能力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动态能力的概念由来及其定义,构建了动态能力观的概念模型,并在动态能力观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有利的PEST-G环境外,还有企业的资源、知识、能力,核心能力,尤其是在核心能力基础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竞争力,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核心能力信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企业核心能力信用观的提出 ,目的是丰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企业竞争提供核心动力 ,并进一步引发企业和社会对“信用”资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王庆喜 《商业研究》2006,(17):38-39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我国企业在转型经济背景下要建立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并在多元化行为上注意业务与资源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专利战略属于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专利战略成为重要的竞争战略。本文以资源观的角度审视企业专利战略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为提升我国企业对专利战略的认识,以及加强企业的专利战略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资源基础的营销能力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基础观认为,特异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基于资源的企业营销能力分析框架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营销化、营销战略与营销运作,它是企业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三个构成部分的有机整合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销能力、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瑾 《商业研究》2006,(16):29-31
正处于生产率悖论时期的我国企业,在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充分利用IT和企业自有资源的互补和学习,形成IT能力,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获得企业绩效提高。通过形成不可模仿、不能替代、不能移动的资源,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打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资源基础观已成为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回顾以资源异质性为核心的传统资源基础理论,到以人的异质性为核心的企业能力理论的资源基础理论演进历程,分析资源基础观研究对象层次化、动态化和无形化的研究趋势,进一步阐明未来应用资源基础理论可对资源、动态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收购及企业家精神等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程立茹 《商业研究》2005,14(21):53-55
运用Margaret A.Peteraf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对企业文化资源的异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一种良好的异质资源,具有可持续性、流动性缺陷和前竞争限制的特点。企业文化能够成为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时代,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经营并不必然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源泉。本文基于合力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名牌战略、人才战略、信息化和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至发 《商业研究》2006,(10):21-23
从资源理论的角度,企业是其拥有的资源集,企业拥有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联盟可实现联盟伙伴之间战略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战略资源。相应地,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战略联盟伙伴间资源共享的竞争优势、资源互补的竞争优势和新资源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在追求树立长期竞争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何在?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核心竞争力通常可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核心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