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徐婕 《民营科技》2008,(3):115-115
主要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城市面临着较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地形地貌、构建城市生态园林系统、维护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等方法,构建生态城市,创造美好、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
郑善文  马默衡  李海龙  汪坚强  张芯蕾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4):中插21-中插27
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空间文化服务对增进居民福祉、提升人居品质有着重要贡献.基于国际文献比较,分析总结城市生态空间文化服务的研究趋势和问题,进而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建立文化遗产、美学、教育、休闲娱乐等"7类13项"评价要素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从居民感受和福祉视角对研究区生态空间文化服务进行定量和空间化评价,使生态空间供给和文化服务需求间产生有效链接,并对研究区生态空间布局和景观要素、设施配套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产业中心向郊区的搬离,城市中心遗留下大量可能存在污染的城市棕地。棕地重建对于缓解环境压力、缓和城市用地紧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刺激经济增长等产生诸多有益作用。目前我国棕地改造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景观改造缺少对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文化、景观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景观设计理念,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修复棕地的生态环境,应用景观美学理论重构棕地的视觉景观形象,应用社会行为学与设计学理论塑造地方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生态修复是基础,景观重构是表象,文化塑造是内涵,三者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棕地景观改造系统。以长春拖拉机厂为实际案例,以"三位一体"理念为改造方法,构建城市棕地改造程序,塑造地块内生态、景观、文化要素为一体的城市棕地新景观,旨在为城市棕地景观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以哈尔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接度理论研究应用到城市生态用地格局研究中,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2011—2020年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数据为数据源,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基于三者关系结构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个生态源形状指数、生态源度数或生态节点度数以及各类景观廊道的γ、、α指数,对研究区生态用地空间网络连接度进行评价,利用自然裂点法对研究区生态源、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进行分级,系统地分析其空间上连接度的强弱分布情况及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各类生态源地形状简单化,各类生态源中均存在没有生态廊道连接的现象,生态廊道连接度强弱呈现不均衡分布;对于一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其与外界联系较密切,应保护好现有发展态势;对于二、三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并确定相关控制指标,加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连接度,最终提高城市生态景观内部整体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城市规划重点内容仍以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为主,方法模式化,具有模糊定性,技术和方法体系不完善,生态理念薄弱,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基于此,针对城市生态网络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理论中生态支撑、生态安全、生态健康3个核心内容,分别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对城市生态规划规划进行了关键技术与方法集成,以响应时代发展观,完善法定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摩天楼在西方城市空间中的演进历史,提出中国的摩天楼需要实现"本土化",并从城市功能、城市景观、城市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城市中的作用。最后,以山地城市重庆为例,总结了摩天楼在重庆城市空间中的发展历程与分布状况,并就其对山地城市景观的影响及其与城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模式与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道明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4):54-58,104
界定了城市水域生态与城市生态水域的概念;依据生态学理论,基于"五律协同"原理,提出了"五位一体"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新模式,并阐述了城市水域"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安全和水健康"的规划内涵;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融入"五位一体"理念,构建了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框架;最后,对城市水域规划的生态观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赵华甫  张凤荣 《城市问题》2007,(7):25-28,34
作物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将北京的农用地由中心城区向外划分为城市美化种植业发展圈、近郊绿化景观种植业发展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种植业发展圈、山区生态旅游特色种植业发展圈等四个圈层,本着充分开发作物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欣赏价值、与城市规划的绿色空间安排相结合、满足建设"宜居城市"要求的原则,分别分析了不同圈层的种植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通网络、交通体系完善性、交通环境、交通景观和交通文化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生态交通协同理论体系,以既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一个三层的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模型,选取sigmoid函数作为评价模型的传递函数,traingdx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单元数确定为16。根据收集到的9个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指标数据,选取其中5个城市数据作为评价模型的学习样本,建立城市生态交通系统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对另外4个城市数据进行一般性检验,验证了BP神经网络在城市生态交通系统评价中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历史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找出其中一些有效方法和某些规律,对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论文试以徽州文化区的绩溪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乡村与城镇在选址,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绩溪县城的景观特征,提出生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煤矿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构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了煤矿区纵向主导产业链和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变矿区“开环食物链”为“闭环食物链”,使矿区从不完全生态工业属性走向完全工业属性,最终实现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八矿丁一采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通过方案实施,丁一风井总风量由原来的9880m3/min提高到现在的12230m3/min,确保了矿井由一水平采区向二水平采区过渡时期的安全生产,缓解满足了高突工作面的用风需求,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成功地解决了平煤股份八矿在大采深、多煤层群、复杂通风系统生产条件下,矿井两个水平同时开采风量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申明剑  马玲  底楷潮 《价值工程》2013,(14):315-318
郭沟煤矿勘探区面积15.32km2,涌水量34.07m3/h,与周边面积接近的矿区相比,涌水量小了10-30倍,文章研究了郭沟勘探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勘探区充水因素,分析了勘探区涌水量的组成、来源以及比周边煤田小的原因,确定了勘探区正常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对未来矿山设计、开发、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相邻矿区水文地质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存柱 《价值工程》2013,(12):38-39
介绍了国产EML340AF型连续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在回收韩家湾2-2东翼残采区边角煤中的应用,主要根据韩家湾具体条件论述了其残采区短壁工作面布置、开采工艺及设备配套等情况,进一步阐述了短壁机械化开采在我国目前煤炭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张祯波 《价值工程》2012,31(30):103-105
煤矿井下采区变电所供电服务对象为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等重要生产环节,供电负荷种类繁多,本文针对某矿井采区实际情况,结合井下采区变电所供电发展的现状,选择合理的配电方案,保证了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江边矿区位于萍乐聚煤盆地的西南端。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施工难度大。文章通过对该矿区各类资料的总结和分析,从改变钻进工艺,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冲洗液配方等方面入手,有效维护孔壁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钻探效率,为今后地层复杂矿区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任光斌 《价值工程》2014,(17):103-104
本文对煤层容易自燃的矿井,通过对小窑火区的黄泥灌浆,火区下采煤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和喷洒氯化镁阻化剂,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后部构筑粉煤灰和胶凝剂墙体,防止小窑火区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向采煤工作面涌出,也防止本工作面采空区遗煤的自燃发火。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地面测量的高程控制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绪德 《价值工程》2011,30(12):25-25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区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近井点和井口高程基点的作用,地面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和矿区地面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陶峰  陈俊智 《价值工程》2014,(2):292-293
开采扰动下采空区上覆岩层将产生位移和应力的重新分布。为研究云南某急倾斜铁矿在持续开采下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和破坏情况,根据实验室试验得到的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建立了矿山有限元模型。对矿体的开采进行了模拟,得到该矿体逐层开挖后上覆岩层最大主应力和地表下沉值的分布图,综合分析急倾斜矿体持续开挖对采空区上覆岩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丁成群 《价值工程》2012,31(9):71-72
本文主要研究深部区域后掘后采工作面对采场区域的动压影响规律,阐明了破坏性影响的阶段与特点,在采掘接续上,要求合理布局,在动压影响区域不应及早施工沿空巷道,对沿空范围的主系统巷道,应加强其支护强度。并从采掘生产的实际,给出处理办法,解决了现场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