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署局合并开启管理新局面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决定将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牌仪式分别在原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举行。新成立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负责著作权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1.“任务书”出台,报业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4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总结了既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阐明了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2008,(1):26-30
2006年9月,受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委托,新闻出版总署传媒发展研究所着手进行“第四期中国报业市场竞争力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1 报刊退出机制全面启动 201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经验交流会,总结报刊退出机制试点经验。7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孝艮刊出版综合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试行办法明确了报刊出版综合质量标准、评估要求、退出流程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等,为具有科学评估标准、依法行政、程序规范的报刊评估和退出机制在全国全面推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8,(12):6-6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聚焦全国报业的行政主管机构——新闻出版总署的新动向。 12月28-2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主办、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承办的“2008中国报业年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总署新闻报刊司更名后首次登台亮相,年会也在网上被称之为“报业困境中的嘉年华”。年会干了些什么?讨论了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业》2008,(1):33-33
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并且提出了八大战略重点,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蓝图。  相似文献   

7.
李玮 《中国报业》2009,(9):70-73
20世纪末,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时期创建的庞大的新闻出版体系随之瓦解坍塌。部分原苏联的报刊机构被俄罗斯联邦继承,由俄罗斯新闻出版部统一管理。随着俄罗斯社会政治体制的改变,报刊出版体系开始变革和转型。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报业领域的重组基本告一段落,新的报业出版和经营体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8.
资本运作将成为报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意见》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造成的出版资源过于分散,结构趋同和地区封锁,出版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这种情况不仅出版领域里有,报业情况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苏林森 《中国报业》2012,(19):40-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迅猛发展,但是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中仍表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报业发展存在巨大空间失衡。这种失衡将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需借助信息传播的"梯度推移论",建立新闻出版区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区域优势,加强政策扶持,以保持区域报刊业的协调发展。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同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业》2014,(1):11+15
2013年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冬季还在持续,衰退趋势没有缓解的迹象。在美国,人们还没有从《华盛顿邮报》易主的震惊中缓过神来,《福布斯》又在四处寻找新东家。廉价出售、停刊转网、收缩战线,已成为西方传统媒体难以摆脱的魔咒。在国内,中国报业在高速发展停顿之后,体制机制的各种弊端更加凸显。年底各专业机构的数据显示:报业广告收入连续两年大幅下滑,发行量比上年同期下降超过两位数;伴随经营的下行,假记者、假新闻的事件时有发生,让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遭到质疑,报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难怪有专业人士说:报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2011,(2):1-1
1月21日,中国报业协会2010年度理事会暨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京开幕。中国报业协会会长、人民Et报社总编辑吴恒权,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葛玮,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人教司副司长王晓平以及中国报协的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报社的中国报怫理事和部分获奖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报业热点     
《中国报业》2008,(1):22-22
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2007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第四期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本刊获得授权独家发布该监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3.
海外报业     
《中国报业》2013,(7):88-88
2012年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0.9%亚洲增长1.2% 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由于新闻网站和报纸电子版等数字媒体的回落,全球报纸发行量比上年微减0.9%,  相似文献   

14.
葛永坤 《中国报业》2011,(11):23-23
10月27日,绵阳市城南新区彩旗招展,鼓乐喧天,喜气洋洋。被列入国家“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专项规划、新闻出版总署重点援建的重大项目——绵阳日报社报业大厦竣工落成。这标志着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灾后重建唯一异地重建的项目全面竣工,也标志着绵阳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2012,(10):82-82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中国报业》刊期自2011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京新出报[2010]848号)。《中国报业》从2011年1月起在原有月刊(现为《中国报业》上)正常出版发行的基础上,每月正式出版一期《中国报业》(下)。  相似文献   

16.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9,(10):6-6
在庆祝新中国6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本期“报业焦点”我们聚焦60年来中国报业的发展与变革。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李东东撰写的《60年,中国报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概述了60年来我国报业所走过的道路,所经历过的曲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2010,(3):I0001-I0001
刚刚过去的2009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果卓著。中央领导同志的评价是:“不断取得突破,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8,(2):6-6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继续推出有关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专稿。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高举旗帜全力推进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是他在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该报告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4日至8日,中国报业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在上海和宁波隆重举行。近百位报社领导、网络主管、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企业老总汇聚一堂,讨论报业新媒体发展问题。中国报业协会常务书记赵连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负责人谢俊旗出席会议并讲话,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秉礼分别在两地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20.
2013年,"陈永洲"们的失范行为,令整个报业蒙羞;一连串表现不佳的经营数据,更是令报人们心寒;及至年底,《新闻晚报》的突然休刊引发业界一片唏嘘;倒是随后《中国经营报》毅然决然的"革命"宣言,让人们依稀看到了传统报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回望2013年,那些人、那些事,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