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克隆“五十铃”现象。在轻卡市场上不难发现,带“铃”字的产品数不胜数,如“江铃、庆铃、奥铃、骏铃……”这些产品大部自称使用“五十铃”技术,或技术引进,或采用“五十铃”原装发动机,几沾“铃”字的,其身份和血统似乎就高贵了许多。众多打擦边球的“铃”字号企业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而且“五十铃”血统问题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日系“铃”字之争表面上看是“五十铃”的血统之争,其实暴露的是民族品牌在技术上的软肋。  相似文献   

2.
朱若絮 《致富时代》2010,(3):146-146
本世纪初,围绕中国经济崛起及其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所进行的争论甚嚣尘上,一时间“中国衰退论”、“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四处弥漫。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之争赫然走上历史舞台。这种争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改变,时冷时热,但是始终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2010年人民币再次成为中关紧张关系升级的导火索,中美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争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问题,各方都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致富天地》2007,(10):6-7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决了一起因为“开瓶费”之争而引发的官司。这场官司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酒店行业协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之间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场争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子华 《经贸世界》2005,(8):42-43
以去年九月的“厦门会议”为转折点,媒体对于直销立法问题的关注从“内外之争”转化为“单多之论”。虽此争论已成过去,目政府也对多层次似已默认,但笔认为有必要澄清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当业界认为多家上市公司MBO的获批预示管理层政策松动时,突发了由于“朗顾之争”引发的中国经济学界对包括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国企改革模式的争论,从而为MBO相关政策带来变数。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中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RulesVsDiscretion)可谓由来已久。从19世纪中叶英国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争开始.至今已达一百五十余年。尽管时过境迁,争论的主题始终末变.即究竟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更有益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谢婷婷 《商业科技》2007,(1S):397-398
一、引言 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中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RulesVsDiscretion)可谓由来已久。从19世纪中叶英国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争开始.至今已达一百五十余年。尽管时过境迁,争论的主题始终末变.即究竟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更有益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高洁 《市场周刊》2012,(6):20-23
佛教是香港信教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全港现有佛教信徒80万。香港佛教历史至今己有1,500多年。香港佛教寺庙的演变,同香港的历史变迁联系在一起。早期的佛教道场,大多建于新界元朗、屯门、粉岭、荃湾及离岛大屿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从茅蓬、净苑发展到后来的佛寺禅林。在近百年中.经历了由“茅蓬佛教”向”都市佛教”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俗与超越     
华方田 《三联竞争力》2007,69(12):71-71
佛教来自异域,而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原因是佛教在中国,自始至终主动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从佛教初传中土时与黄老之学、神仙方术的混杂及“格义”佛教的产生,从对魏晋玄学的吸收和依附到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从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一直到近现代人间佛教理念的创发,皆为注脚。  相似文献   

10.
宋启劼 《商》2013,(23):353-353
佛教作为舶来品在我国已经保存发展了几千年。佛教创造了一套相当精致的宗教思想体系。其哲学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思想,并宣扬极乐为最高目的。佛教哲学中有富含深刻的哲理,在历史上对我国的哲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提出国民收入。超分配”以来,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始终存在争论。尽管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这场争论,但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认为,国民收入“超分配”不仅是一般的理论概念之争,同时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以往连续多年发生严重的“超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现在重新提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步缓解以至基本消除“超分配”,既是当前治理整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本期的卷首语,我最初是想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想解读一下最近发生的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事件以及中信资源收购泰国石化公司的情况。但是,最近一场更为重要的争论,引起我的关注。这场集中了正反不同观点的讨论,这几天又格外的升温。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  相似文献   

13.
市场之争说到底便是客户之争,赢得客户就能赢得市场。但世上事。往往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限制条件颇多。请看中关成管理与营销学之间关于客户管理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联想发展初期,有很著名的“路线之争”,在“贸工技”和“技工贸”之间艰难选择。但路线斗争最终让位于市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契理与契机     
人间佛教是当今中国佛教最有影响力的一面旗帜。 20世纪上半叶,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这是对那种与世隔绝的或托佛求生的消极佛教的一种反动。总体说来,人间佛教因应现代化的法宝是强调佛法的契理与契机,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永恒之理,契机就是因应时代,方便教化。  相似文献   

16.
对DS363案“服务与货物之争”中的三个重要法律问题——贸易权承诺问题、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性质问题以及服务贸易规则与货物贸易规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见解;从“服务与货物之争”本身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基于在先的分析与思考,探讨了我国应该从DS363案的“服务与货物之争”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关于煤电之争,煤有煤的道理,电有电的想法,我们关注的不是争论本身,而是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桂辉 《华商》2012,(1):36-37
2011年12月29日上午,历时近两年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在北京国际商会大厦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迈出了解决的一大步,虽然仲裁委员会并未当庭宣布仲裁结果,但是仲裁双方争论的焦点及证据也逐渐明晰,人们对结果的猜想也浮出水面。据悉,仲裁结果与法院判决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最快要在2个月后公布,长的话将达半年。  相似文献   

19.
广宁 《农机市场》2004,(5):14-15
近来,舆论界围绕中国是否应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一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给人留下一种印象:旁观清,当局迷。因为“旁观”说得多,而“当局”大多选择了沉默。  相似文献   

20.
张柏萍 《市场论坛》2014,(4):111-112
公益性是教育的基础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法律政策为保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做出的具体规定.但是这一规定的出台直接引发了民办教育界关于民办教育“合理回报”之争.文章从民办教育政策的伦理取向切入,试图理清民办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回应有关民办教育“合理回报”的争论,揭示我国民办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