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命线”,对人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耕地尤其如此。一个国家人均耕地的多少与好坏,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国有限的耕地,是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新世纪,这一问题更显突出。把耕地保护纳  相似文献   

2.
广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备耕地资源不仅不足,而且都分布在山上,研究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广西农业生产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9933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3%。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小;难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少。这就迫使我们在农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必须重视土地资源。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1.8人,发达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4人,而我国每公顷土地至少要养活12人,是发达国家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的6.7倍。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13亿,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还要减少  相似文献   

4.
资料库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国土总面积的近20%是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冰川及岩石裸露的山地等,无法利用。全国现有耕地9565万公顷,只占全部国土的10%。耕地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6%,且耕地中有1/3的土地质量较差,没有稳定的农业收入。我国土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估计今后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为3535万公顷,由于受水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及其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我国需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的播种面积仅为美国的70%,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因此,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试图对我国土地的问题与对策作粗浅分析,以求教于同仁和学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7.
耕地作为生产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土地资源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本文研究是在耕地资源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以黑龙江垦区2003~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黑龙江垦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数量、布局、质量、后备资源情况等现状特征,进而对黑龙江垦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其目的在于提出黑龙江垦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从而实现黑龙江垦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矛盾非常严重和突出。渔业资源作为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食品源,因此,研究我国渔业资源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就显得非常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建设也日趋城镇化。但由于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好耕地资源的保护,使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面积水平,仅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2.4%,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乱批乱占耕地,浪  相似文献   

10.
小资料     
我国人均耕 1.5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后备资源仅 0.1亩甚至还不到。 1997年到 2000年 4年间,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平均每年达 250万亩;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 1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平均每年只有 190万亩左右,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 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6%,而且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 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亿元,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小资料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汇总的情况表明,我国土地资源面临10大问题。一、总面积世界第三,人均占有居第120位。全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有林地和人均草地分别为12.6亩、l.59亩。1.6亩和38亩,比世界同类指标少60%-80呢。二、人均耕地少。现有耕地19.5亿亩(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1.5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3.75亩)的43%。三、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土地面积中,山地、高原和丘陵占69%,分别为33%、26%、10%;盆地和平原只分别占19%和12%。四、东西部资源匹配失衡。东部地区占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耕地后备资源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变化及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基于2003年和2015年两期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在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时空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03~2015年期间,山东省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减少了30.81万hm~2,其中可开垦土地减少24.97万hm~2,可复垦土地减少5.84万hm~2。[结论]总人口、文盲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等是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变化的显著性驱动因素,并且总人口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最大,受教育程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对耕地后备资源变化的影响最小。"宏观统筹协调,异地代补"是解决"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必经之路。但异地代补的数量比例和质量应严格控制,并注重对补充耕地地区的经济补偿和政策倾斜,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整理的分区指导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良 《农村经济》2003,(6):12-14
土地资源是宝贵而又有限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 ,是人类获取基本农产品的基础条件之一 ,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然而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 ,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根据1994年全国统计年鉴 ,我国人均耕地为 0 0 8h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 1/ 3,其中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0 0 5 3h 警戒线的县 (区 )占 1/ 4 [1] 。①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主要手段 ,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  相似文献   

14.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是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农业大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1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之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屡遭破坏,土壤流失惊人,人均占有耕地越来越少,以至发展到今天,全国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有436个县甚至人均耕地不足半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是我们挡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徐静 《农村经济》2003,(11):80-81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保持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 ,可持续地利用耕地资源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一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实现 ,即保持现有的耕地面积不减少和生产能力不下降。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制约因素和实现数量平衡与质量平衡的潜力 ,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利于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四川省土地面积为 4 8 5万平方公里 ,人均土地面积为 0 0 0 5 8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平均 0 0 0…  相似文献   

16.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耕地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1.耕地面积有限,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我国耕地只占...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哈尔滨市各类用地需求量增加。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有效补偿各类建设占用的耕地,对于稳定耕地面积,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以可开垦土地为主。可开垦土地包括可开垦其他草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可开垦盐碱地、可开垦沼泽地、可开垦沙地和可开垦裸地等。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可开垦土地有32678个地块,面积为90.77万亩,以可开垦  相似文献   

18.
试谈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谈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彭德福(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1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1.1"开源"与"节流"并举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同时,要加大开发复垦荒废土地资源的力度,实行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新耕地相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人均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实现有序稳妥开发是确保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文章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采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以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构建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3类因子共11项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取单因子评价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测算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敏感性。[结果]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可将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综合来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约91.32%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其中以轻度敏感性为主;从单因子角度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敏感性面积比例超过96%,其次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面积达到65.50%, 1.77%的区域对土壤盐渍化存在敏感性。[结论]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以及降低生态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应着重对于敏感性高的区域实施更为科学的保护和开发措施,避免造成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搞好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是促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目标的重要措施;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参评因素选择、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单元划分、基础信息获取、综合评价指标值计算和适宜等划分;形成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