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价格带上看茅台、五粮液价格不断上升,市场价格已经达到400元以上,国窖·1573、水井坊等也是400元以上价位。而剑南春价格始终无法突破2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茅台、五粮液的连续提价,剑南春与茅台、五粮液之间的价格真空地带也逐渐被放大,这一跨度高达到200元的真空地带似乎充满了诱惑力,那么谁将跳出来补缺呢?  相似文献   

3.
茅台又涨价了!时隔两年之后,又一次跟在五粮液的身后上调了价格,只不过这次的上调价格接近40元/瓶,是五粮液上调价格(10元/瓶)的四倍。茅台的本次涨价,就算按照其官方公布的年销售8000吨数字计算,每年也可为其增加近6个亿人民币的净利润。而二流品牌要实现6个亿的年销售额何其艰难,更何况增加6个亿的纯利润了,也难怪茅台的涨价牵动了众多人的神经,令股价飞涨了。笔者认为,茅台本次涨价的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自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涨价之后,沸沸扬扬的名酒提价差不多有4个月的时间了。毫无疑问,只有市场才能检验涨价成败。不过。直到春节,这种涨价行为才真正遇到了“试金石”。调查表明,春节市场上五粮液、茅台等品牌的价格较年前出现了较大波动,远没有达到厂方要求的市场价格。如在济南市场上。新包装五粮液的市场价格在360元上下;在南京  相似文献   

5.
五粮液、茅台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400元以上,而剑南春依然在190元左右徘徊。这样,传统的“茅五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剑南春与两位“大哥”的距离越来越远,200~400元的价格空间顿时显现出来。那么,这个空间中其他名酒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态势呢?  相似文献   

6.
关于茅台与五粮液价格走势的问题.业内已经有过太多的探讨,但相对于更宏观的竞争来看,品牌和企业形象才是五粮液与其他对手竞争的关键所在,而且也决定着“大哥”地位能不能长治久安。现在五粮液在央视的广告很受好评,突出宣传了五粮液的完美品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画片和配音处理得也很唯美。“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向消费者展现了一个和谐、自然,而又高贵的五粮液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交会前茅台、五粮液相继涨价,这时就有人预测,名酒依然会成为今年行业的焦点。茅台市场价首次超过了五粮液,那么五粮液会有何反应?剑南春的价格是否也会上调?泸州老窖的价格不断上涨其战略目的何在?当然,2007年发生在名酒身上的不可能只是价格,还会有产品的开发规划、市场拓展以及众多名酒在2007年的突围等等。尽管价格、新品、市场等都是老话题,但仔细琢磨,如今这些老话题还真有一些新鲜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就在大家关注茅台、剑南春、国窖&;#183;1573等品牌涨价的时候,“白酒大王”五粮液也终于有了动作。2006年“五&;#183;一”刚过,五粮液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不过这次涨的不是五粮液,而是五粮液系列的低端产品——尖庄、火爆等,五粮液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9.
王成欢 《华糖商情》2001,(34):18-18
茅台和五粮液,是中国白酒业的“绝代双骄”,双方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竞争格局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双方分庭抗礼到上世纪末五粮液一枝独秀。今年的旺季又要来了,茅台和五粮液的新一轮大战又将展开。在价格、销量、网络和市场控制力等多方面均处于下风的茅台,今年将用什么政策来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江山”呢?  相似文献   

10.
白酒涨价演变成了整个行业的风暴,最早的怕是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在1993年之前,中国八大名酒的价位相差无几。除了茅台之外,八大名酒之间几乎没有档次差别,都在十几元上下徘徊。1993年后,五粮液和茅台的价格猛然上涨到100多元,整个白酒市场由此分化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25):B006-B006
在哈尔滨,地产品牌龙江龙、玉泉占据了中低档市场的主导地位,外地品牌很难超越地产品牌的优势。相反,地产酒在高档市场处于弱势。因此高档市场成为外地酒较好的切入点。目前,哈尔滨高档酒市场的主流品牌有五粮液、茅台、水井坊等,价格600元以上白酒品牌集中度更高,如五粮液“一帆风顺”、新五粮液68&;#176;等。对于高档酒的渠道选择,两位嘉宾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胜 《商界名家》2004,(3):74-76
有人评说五粮掖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它偶然是因为五粮液不是靠大量的广告轰炸建立品牌知名度,而是借助很巧妙的定位策略获得了成功,它紧紧跟随茅台的高档酒雄霸定位。在90年代的白酒市场,最受宠爱的还是属老八大名酒派系,而当时的老八大名酒中除了茅台外却再也没有价格比较高端的产品了,五粮液快速瞄准了市场空隙乘“需”而入,很轻松地就挤进了名酒行列。当然五粮液的包装也为它挤进名  相似文献   

13.
广海 《糖烟酒周刊》2006,(24):74-74
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默默无闻,偏居神秘湘西一隅的白酒品牌——酒鬼酒惊世而出,以独特的香型、土陶工艺和麻袋扎口瓶形、名酒、名人的文化营销手法快速走红。酒鬼酒因此一战成名,名动江湖。1993年酒鬼酒大胆将零售价调控到300元人民币以上,高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三大白酒巨头,成为中国白酒史上价格首次超过茅台、五粮液的高端白酒,酒鬼的文化营销和迅速成功,被称为中国白酒界“酒鬼”现象,创造了白酒界的传奇神话。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价格的不断跳高,标志着中国白酒进入了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茅台、五粮液转售价格维持案,构建了转售价格维持促进合谋的理论模型,分析显示茅台、五粮液的最低转售价格维持具有承诺维持高价和促进合谋协议实施的效应。这是企业之间默契合谋的机制,应该受到《反垄断法》的禁止。中国最低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执法原则、效率抗辩配置、罚金水平确定依据等都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2013年2月23日,贵州茅台、五粮液双双发布公告称,执法部门认定两家公司的控股销售子公司存在"限定交易相对人向第三人转售白酒最低价格"的行为,这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为此贵州省物价局、四川省发改委分别对贵州茅台、五粮液方面处以2.47亿元、2.02亿元罚金。消息一出,社会  相似文献   

17.
娄向鹏 《广告大观》2010,(11):51-52
茅台涨价了,五粮液涨价了,泸州老窖、剑南春、红花郎……还有二线名牌白酒也在悄悄跟进上调价格。2010年中秋未到,白酒销售价格已是“涨”声一片,一点也不逊色于楼市,说炒房不如炒名酒,不是虚言。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茅台货源持续紧缺,带来价格持续上升。茅台出厂价每瓶308元。但53度飞天茅台在各地的市场批发价基本达到了360元-370元,有的地方价格更高,茅台价格出现巨大顺差。从2004到2006年,茅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连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专卖店是五粮液、茅台等传统高档名酒继商超和酒店之外的另一个销售渠道,也是这些名酒宣传形象的窗口。尽管这一渠道在赢利能力、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但不可否认,专卖店的规模依然在继续扩张。例如在上海,茅台的又一家专卖店于8月8日开业,五粮液新的专卖店也即将登陆。目前,五粮液和茅台的专卖店已经达到500家以上,国窖和水井坊也有不小的数量,其次像衡水老白干、宋河等区域强势品牌在局部地区也建设起自己的专卖店。存在即是合理。因此我们只能说,在新的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下,专卖店如何发展,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才是最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华商》2013,(1):57-57
“铁腕保价”不到一个月就遭到政府的当头棒喝,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在岁未年初频频上演价格“闹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