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出口退税是一项促进外贸出口的税收政策,在世界各国广泛运用,同时它也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促进出口的措施.出口退税制度时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以保持出口持续增长并减少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新焦点.研究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口退税政策,平衡各地区、各级政府闻的利益,避免骗退税现象的发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是各国鼓励外贸出口的一项共同措施,目前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进行了新一轮的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明确提出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承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4年多以来,国家对其进行了多次调整。文章采用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实证性地分析了出口退税新政策调整后对盐城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完全非增值税率开始到近年来实施的外贸出口退税政策,我国出口退税的实践证明,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顺逆差调整以及推动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当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来对控制风险并对其加以规避,是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鉴于此,文章首先对出口退税的概念以及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管控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企业出口退税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退避企业出口退税风险对策,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加上1994年增值税的全面推行,大大促进了国内企业生产出口产品的积极性,产品出口额和企业创汇连年增长。随着出口退税规模的日益增大,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尖锐的矛盾:一方面,高速发展的外贸出口企业为不能及时得到足额退税所困扰,亟待一种规范的政策保证;另一方面,中央财政无力承担数额如此庞大的退税资金。出口退税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正>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一直受财政直接补贴和汇率两大因素调控。在日益规范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出口退税作为WTO认可的出口鼓励政策,受到了高度重视。我国自1985年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以来,用于退税的财政支出年均增长32.8%。1998年连续3次提高退税率,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51%的水平,抵消了1997年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  相似文献   

6.
出口退税作为一种国际惯例,是各国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历经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国家鼓励外贸发展、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在管理机构、退税程序、方式与手段上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应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明了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缺陷,进而完善了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出口退税是一种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税收制度。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外贸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出口商品的退税方式是当前生产制造型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以MYYT公司为例,从出口方式、贸易方式、出口区域、风险管理等几个角度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税收筹划改进措施,旨在为国内同类企业的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外贸的冬天还没有真正开始,在2009年将会更凸现其中困难,现在急需调整若干外贸政策,使外贸出口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驾马车。一、关于退税政策提高退税税率。最近国家对服装、纺织品等又提高了一点出口退税税率,但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9.
陶忠元  陈芳 《改革与战略》2012,28(5):206-208,212
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和各种力量的助推。基于行为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分别从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动力来源展开探讨,并选取世界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退税额、全要素生产率等代表性指标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市场需求吸引对于外贸出口增长产生的拉动力要强于本国企业技术进步形成的驱动力和政府激励的推动力,据此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完善政策调节、加大海外市场拓展维护力度方面对增强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政策目标的新变化,使得各国应对国际贸易政策的难度加大,避免国际贸易摩擦的难度加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因此,各国不得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政策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①。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2.
唐忠 《辽宁经济》2006,(12):40-40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实行普遍优惠与产业政策优惠相结合的原则。普遍优惠政策能够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在出口退税普遍优惠的基础上,推行第二层次的产业政策税收优惠原则,即对不同行业、不同效益的出口产品实行差别性的税收政策,以促使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政策,是国际惯例,完全符合WTO规则。江苏外贸出口“九五”期间突飞猛进,以年均40%以上的增幅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强有力支持。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必须学会按WTO规则办事,充分运用规则赋予的权力和有效过渡期,努力对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改革、调整和完善,使我省的外贸出口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田力 《湖北经济管理》2014,(10):114-115
目前,对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已经从经验分析发展到理论模型,本文尝试性地扩展了Melitz的异质性模型,通过利用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来解释我国纺织业中出现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并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品出口的分析,为我国今后纺织品发展及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落地对我国保税燃料油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目前,在退税政策落地尚处于初期,很多条款还有待明确,业内企业尚未做出明确调整,市场多持观望的态度。浙江自贸区是我国保税油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出口退税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保税油业务,夯实浙江自贸区的核心地位,打造东北亚保税加注中心,也是浙江自贸区政府和业内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首先,本文根据出口退税政策和首单保税燃料油退税业务执行情况对退税政策进行了解读。其次,结合市场现状,对出口退税政策落地对后市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浙江自贸区的资源优势,为后期的路径探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莉 《特区经济》2009,240(1):297-298
一切政策都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因素,就应作出调整,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虽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仍然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使得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合理,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明细化,不能有任何争议,并以取消出口退税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于出口退税研究以往较多关注出口退税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作用,但其如何传导及影响微观出口型企业现金流,学者们对此领域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文章分析与比较了危机前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以此展开研究,分析调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如何综合作用于微观外贸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尝试性探索金融危机后基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特质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规律与特征,以期归纳与总结出出口退税政策如何传导并作用于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的一般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不同现金流管理措施与策略,以期为后危机时代外贸出口型企业实现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防范现金流运行断流风险提供些许洞见。  相似文献   

20.
邹勇 《上海改革》1996,(4):14-18
我国于1985年4月起由实行外贸补贴政策改为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新税制出台,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政策,使我国的出口退税在与相关税种的街接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但是.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在国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自身的政策设计受到新旧体制交替的牵制,加上出口退税的管理及相关税种的征管方面的漏洞,导致我国出口退税额每年超常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财力基础,出口骗税的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我们必须对目前出口退税实施过程中的不正确、不合法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既要在政策上及时完善,又要在管理上加大力度;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又要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大打击力度,以维护出口退税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