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的进军.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日趋剧烈.在现有条件下.国内中小商家已不可能靠营造大而全的商品规模后再与实力雄厚的国外零售巨头低价拚本。于是.特色经营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所重视.并成为中小型商家的流行经营模式。 特色经营是使有限财力集中一起,开出一片“人无我有”的新天地。在经营主题;经营色彩、经营情感上  相似文献   

2.
谭蓓 《商业研究》2005,(21):6-9
当前国内零售企业在经营业态、消费形态、所有制结构上都面临新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当前的竞争环境,国内零售企业应积极转变经营思想,从非价格竞争入手,形象战略和情感战略并举,二者兼顾。并在借鉴基础上创造出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条件的、富有特色的形象战略和情感战略,方能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鲜经营已成为国内连锁超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大型超市应对外资超市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山东家家悦集团、福建永辉集团是国内两家非常有实力的百强连锁零售企业,是国内生鲜经营方面的标杆企业,两家企业在生鲜经营方面积累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具有鲜明特色。本文通过对山东家家悦集团、福建永辉超市集团在生鲜经营方面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的分析,为国内的中小型连锁超市的生鲜经营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零售企业经营实力的不断发展和零售企业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开发自有品牌成为了最近国内零售企业争相竞争上马的热门项目。那么到底零售商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开发自有品牌的商品呢?  相似文献   

5.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至目前为止已经8年,在这8年间她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一方面占领了中国部分零售市场,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中国的零售企业。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崛起,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解散。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零售企业虽没有退路且举步艰难,但一定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笔者试图借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从理财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立商业自有品牌 走特色经营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零售商业企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许多商家陷入正面冲突、短兵相接的价格大战之中,经营商品高度趋同,“你有我有全都有”。因此,市场呼唤商业自有品牌,创立自有品牌,搞特色经营,是未来零售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企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潮流。国际化是零售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跨国经营是零售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国际市场商机无限,入世为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国内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迫使我国零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促进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发展,政府应从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导,打破内外贸行业分工,简化“走出去”的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服务措施,加强宏观管理;给予政策扶持,鼓励零售企业向海外发展。而作为零售企业则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加强联合,扩大规模,培育大型商团;选择适销对路的经营商品范围,突出中国商品特色;正确选择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近及远、由点及面地向外扩展;加速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现有理论表明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缺乏大样本的实证检验.文章以国内零售业64家上市公司1995-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Panel分析和T检验分析了国内零售企业引入新零售业态以及单业态与多业态经营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新零售业态三年内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单业态经营模式优于多业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青岛利群看国内百货零售业突围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蕊 《中国市场》2006,(3):28-31
“在未来3年至5年,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由3家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全国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手中。”麦肯锡的“魔咒”这几年一直萦绕在国内零售人心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从目前全国零售市场的经营状况看来似乎这个魔咒正在应验。近几年来.外资零售企业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劲势席卷全国,且不论国内零售巨头企业难以招架,更不要说区域零售企业了。但青岛利群的发展经营似乎却是一个例外。笔者曾在青岛待过较长时间.对利群良好的121碑和不俗的业绩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物价》2005,(4):28-28,7
4月3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在京举行了“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二00四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04年大型零售企业经营情况及国内消费品市场70种商品的品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一方面给国内零售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被侵占,经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内零售业从传统零售业朝现代零售业蜕变.权衡正反两方面效应,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是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可以成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零售企业经营雷同,经常打价格战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许多零售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大、实力强、商誉好的优势开发自有品牌商品.这样可以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成为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金融危机势必影响到中国的零售业,可能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的整合,并且使国内零售业态之间的竞争态势发生一定变化,零售企业的经营战略也会随之调整。本土零售企业应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不断创新、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顺利渡过这次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当国内大部分零售企业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建造自己的物流系统:当其他零售企业还在摸索多元化经营的时候,他已经把多元化的触角伸向了酒店和地产业;当一些零售企业开始向上游延伸供应链的时候,他已经成了某些国际品牌的一级代理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投资发展不均衡,区位选择向中西部和东部二、三线城市延伸,且开店速度加快,区位竞争加剧,这对国内零售企业、零售业态与上游制造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提出,我国零售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挥自我优势的同时,更需要从谋求合作到战略实施上谋求新的突破,如实施强强联合战略,弥补规模劣势;实施差异化(如区位差异化、业态差异化和定位差异化)战略,突出特色经营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奉零业迎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政府取消在华外资企业零售经营中的种种限制.外资企业在投资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拥有与国内企业同等待遇。为此.国内零售企业既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和期望。更为重要的是,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何扬长避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流通业现在正处在入世前的‘生死抉择’。零售企业单单依靠‘打折’已经吸引不了顾客,企业因效益不佳而改行,或被兼并的时有耳闻,零售大店关门,其范围已不仅是国内企业,而且延伸到外资、合资企业;欧洲超市巨头荷兰阿霍德公司(世界零售第10强)在上海合资顶顶鲜(Tops)超市,经营三年后主动退出;国内超市集团因效益不好而停业的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8.
零售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各零售企业纷纷思考如何塑造经营特色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改善商品结构,适时引入新产品已成为零售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零售企业新产品选择的误区,制定相应的营销对策,有助于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分销行业于2004年12月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零售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严峻挑战,零售业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只有通过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并对品牌实行科学的管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型零售企业,才能赢得顾客,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正> 零售商业企业作为流通中间环节,经营各种各样生产者的品牌产品。过去主要通过选择生产企业的名优产品,并以优良服务向公众、目标顾客介绍和销售这些产品,以此体现企业的经营特色,形成竞争优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商品丰富多样,名牌产品频出,同类零售企业间的差异日趋缩小。从实践来看,零售企业的许多经营方法与营销手段,对竞争者而言也极易模仿。零售企业这种商品经营上的相似性和易模仿性,加上我国零售生命周期日趋缩短、新型业态不断出现的现实,使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由商品、服务、管理和特色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形象及围绕其实施的名牌战略,可增强企业吸引力,培育出稳定的顾客,形成企业长久、稳定的竞争实力,在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作用和生命力。实施名牌战略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这有赖于企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